贵州因为连日来的大雨,导致了稻田中积水增多,也正是这些积水,使得还未完全成熟的水稻,大部分都倒伏在了水田里。
在大雨过后,一位老大爷,为了减少收成损失,只得提前将粮食收割;面对倒伏的水稻,老人只能够弯腰,一穗穗的拾捡,采用的也是最为传统的收割方法。
这一幕正好被当时路过的网友看到,并拍下了老人农忙的场景;在老人发现自己被拍摄时候,看着镜头对着拍摄者,漏出了迷人的微笑。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微笑,让这个视频迅速在网上火了起来;很多人看着都非常的心酸,我想大概是想起了,自己在老家辛勤劳作的亲人了吧!
在我们农村里,土地可以说和老人的命运相连;对于老人来讲,有着下面这两个意味:
一、老人的?衣食父母?对于农村里绝大多数的老人来讲,他们没有退休工资可以领取;在上了年纪以后,也没有外出务工的能力;唯一的收入来源,可能也就依靠种植和养殖了。
老人们吃的穿的,都来自于田间地头;尽管很多老人已经上了70岁年纪,但他们依然会在田间劳作、忙碌。
可能也有子女赡养,但在看到子女压力大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尽可能少地给子女添麻烦。
二、土地是自己的命脉老一辈的人有一种勤劳的品质,对于很多的老人来讲,都属于闲不住的类型。他们热爱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尽管有些老人衣食无忧,但依然会在田间劳作,土地对于他们来讲,就如同命脉一样。
如果一天不倒田间地头转转,干点自己能够做的农活,就会觉得浑身都非常的难受。
对于这位老人来讲,能够微笑着面对生活,他的乐观心态,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和效仿。
1.因气候问题北方一般种一季:5.6月播种——10月收割,
2.南方一般种2季
4月播种——7月收割
7月播种——10月收割。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异型。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