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魏· 矮地茶· 艾叶· 八角枫根· 八角枫花· 八角枫叶· 八角茴香· 八角莲· 八角香· 八楞木· 八目鳗· 八仙草· 八仙花· 八月札· 巴豆· 巴戟天· 菝葜· 白扁豆· 白附子· 白果· 白花蛇舌草· 白及· 白芥· 白蔹· 白茅根· 白前· 白屈菜· 白芍· 白术· 白术-白及· 白头翁· 白头翁—兴安白头翁· 白薇· 白鲜皮· 白英· 白芷· 百部· 百部—对叶百部· 百部—蔓生百部· 百部—直立百部· 百合· 百合—卷丹· 柏· 败酱草·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半枝莲· 北豆根· 北沙参
· 笔筒草· 蓖麻子· 薜荔- 木莲· 扁蓄· 匾蓄· 槟榔· 薄荷· 卜芥· 补骨脂· 苍耳子· 苍术—茅苍术· 苍术—关苍术· 藏红花· 草豆蔻· 草木樨· 草珊瑚(肿节风)· 草乌· 草玉梅(虎掌草)· 侧柏叶· 茶叶· 柴胡· 柴胡-狭叶柴胡· 蝉蜕· 菖蒲· 菖蒲-水菖蒲· 长春花· 常春藤· 常山· 车前子· 沉香· 陈皮· 赤豆· 赤芍—新疆芍药· 赤小豆· 臭草· 臭梧桐叶· 楮实子· 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太白贝母· 川楝子· 川木通· 川木香· 川牛膝· 川桐皮· 川乌· 川芎· 穿心莲· 垂盆草· 椿皮· 刺蓬花
· 刺五加· 葱子· 酢浆草· 寸节七· 寸金草· 打破碗花花· 大白顶草· 大白药· 大苞叶千斤拔· 大苞叶千斤拔叶· 大脖子药· 大驳骨· 大驳骨丹· 大草寇· 大草蔻· 大茶根· 大茶药根· 大巢菜· 大刺儿菜· 大地棕根· 大靛根· 大丁草· 大豆黄卷· 大独叶草· 大对经草· 大鹅儿肠· 大萼鹿角藤· 大二郎箭· 大发汗· 大飞扬· 大飞扬草· 大肺筋草· 大风子· 大风子油· 大浮萍· 大腹皮· 大狗尾草· 大过路黄· 大黑蒿· 大黑头草· 大黑药· 大红袍· 大虎耳草· 大花卫矛果· 大花细辛· 大黄· 大黄蜂子· 大黄茎· 大火草根· 大戟
· 大蓟· 大蓟1· 大剑叶木· 大箭· 大蕉皮· 大接骨丹· 大金刀· 大金发藓· 大金牛草· 大金钱草· 大金香炉· 大金银花· 大九股牛· 大九节铃· 大苦溜溜· 大狼毒· 大良姜· 大绿藤· 大麻药· 大麦· 大麦醋糟· 大麦秸· 大麦苗· 大毛红花· 大毛桐子根· 大母猪藤· 大泡通· 大泡通皮· 大泡通叶· 大青草· 大青根· 大青叶· 大荃麻· 大人血七· 大沙叶· 大蛇药· 大伸筋· 大石韦· 大树跌打· 大树皮· 大蒜· 大蓑衣藤根· 大铜钱菜· 大头陈· 大头狗· 大透骨草· 大透骨消· 大尾摇· 大乌泡· 大乌泡根
· 大香附子· 大血藤· 大叶桉叶· 大叶白头翁· 大叶菜· 大叶凤尾· 大叶钩藤根· 大叶花椒· 大叶花椒茎叶· 大叶金花草· 大叶狼豆柴· 大叶狼豆柴叶· 大叶马尾连· 大叶楠根· 大叶千斤拔根· 大叶蛇总管· 大叶香薷· 大叶沿阶草· 大叶云实· 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 - 紫珠叶· 大夜关门· 大夜关门根· 大一面锣· 大一枝箭· 大鱼鳔花· 大枣· 大粘药· 代代花枳壳· 玳瑁· 丹参· 丹参—甘西鼠尾· 丹参—南丹参· 淡竹叶· 当归· 党参· 党参—川党参· 党参—球花党参· 刀豆· 刀豆根· 刀豆壳· 刀口药· 灯心草· 地鳖(土鳖虫)· 地胆草 - 龙胆·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黄· 地椒· 地锦草
· 地榆· 点地梅· 丁公藤· 丁癸草· 丁癸草根· 丁榔皮· 丁香· 丁香根· 丁香露· 丁香树皮· 丁香油· 丁香枝· 冬虫夏草· 冬瓜皮· 豆蔻· 独活· 独一味· 杜衡· 杜仲· 盾叶薯蓣· 莪术· 莪术—广西莪术· 鹅不食草· 二色补血草· 二色内风消· 二叶舞鹤草· 番红花· 翻白草· 防风· 飞龙掌血· 榧子· 粉萆· 粉萆解· 粉防己· 凤仙· 伏生紫堇(夏天无)· 芙蓉叶· 茯苓· 附子· 覆盆子· 干地黄· 干冬菜· 干姜· 干漆· 干苔· 干饧糟· 干岩矸· 甘草· 甘青青兰· 甘遂
· 杠板归· 高良姜· 藁本· 葛根· 蛤蚧· 钩藤· 狗脊· 狗脊贯众· 狗牙根(铁线草)· 枸骨叶· 枸橘· 枸杞子· 枸橼· 骨碎补· 瓜蒌· 瓜子金· 关白附子· 关木通· 贯众· 广豆根· 广防己· 广藿香· 广金钱草· 鬼箭羽· 鬼臼·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芋· 海州常山(臭梧桐)· 含羞草· 汉中防己· 旱菜· 诃子· 合欢· 合欢花· 何首乌· 核桃仁· 鹤虱· 黑三棱· 黑芝麻· 红大戟· 红豆蔻· 红旱莲· 红花· 红芪· 厚朴· 胡黄连· 胡芦巴· 胡颓子· 湖北贝母
· 湖北贝母——蒲圻贝母· 葫芦· 葫芦巴· 槲寄生· 虎耳草· 虎掌(掌叶半夏)· 虎掌南星· 虎杖· 花椒· 化橘红· 淮山(山药)· 槐· 槐米· 黄柏· 黄豆· 黄花夹竹桃叶· 黄荆子· 黄连· 黄皮· 黄芪· 黄芩· 黄药子· 茴香· 火麻仁· 藿香· 鸡蛋参· 鸡冠花· 鸡矢藤· 鸡血藤—常春油麻藤· 积雪草· 及已· 急性子· 疾藜· 蒺藜· 荚果蕨贯众· 江南卷柏· 姜黄· 僵蚕· 降香· 角蒿· 绞股蓝· 接骨木· 结香花· 芥· 芥子· 金边龙舌兰· 金果榄· 金钱草· 金荞麦· 金丝桃
· 金乌贼(海螵蛸)· 金银花—山银花· 金樱子· 筋骨草· 锦灯笼· 京大戟· 荆芥· 荆三棱· 景天· 景天三七· 九倒生· 九牯牛· 九节茶· 九节菖蒲· 九孔鲍(石决明)· 九里香· 九里香根· 九龙根· 九龙藤· 九龙藤叶· 九龙吐珠· 九牛薯· 九牛造· 九牛造茎叶· 九头草· 九头狮子草· 九仙草· 九香虫· 九子连环草· 韭菜子· 桔梗· 菊花· 菊三七· 瞿麦· 卷柏· 决明子· 爵床· 空心莲子草· 苦参· 苦丁茶· 苦瓜· 苦楝皮· 苦木· 苦杏仁· 款冬花· 昆布· 栝楼· 蜡梅花· 莱菔子· 蓝刺头(禹州漏芦)
· 狼毒-大狼毒· 狼毒—鸡肠狼毒· 莨菪· 老鹳草· 藜芦· 荔枝· 荔枝草· 荔枝核· 连钱草· 连翘· 莲子· 了哥王· 了哥王根· 了哥王子· 列当· 灵芝· 凌霄花—凌霄· 凌霄花—美洲凌霄· 留兰香· 龙胆· 龙葵· 龙眼· 龙眼肉· 蝼蛄· 漏芦· 露蜂房· 庐山石韦· 芦根· 芦荟· 陆英· 路路通· 律草· 绿豆· 绿萼梅· 绿衣枳壳· 罗布麻叶· 罗汉果· 罗勒· 萝芙木· 络石藤· 麻黄· 马鞭草· 马勃· 马齿苋· 马兜铃· 马兰· 马尿泡· 马钱子· 蚂蝗(水蛭)· 麦冬
还有很多呢,去这里查吧!
1、回阳草是卷柏科的植物卷柏的别名,这个名子出自《滇南本草》
性味:辛、平
功用主治: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碳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2、至于钻地风比较复杂,有大概5味草药都用此名字。
正品是虎耳草科植物钻地风的根皮。
性味:凉、淡。
功用主治:治风湿脚气,四肢关节酸痛。
其它四种名钻地风的草药:
1)、木兰科的冷饭团,功用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2)、蔷薇科植物栽秧泡,功用通络、消肿、止泻。
3)、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功用祛风湿、解热毒。
4)、蔷薇科植物灰毛果莓,功用收敛、止血、止咳、消炎。
3、一支箭也是比较复杂,有四种草药都用此名字。
正品是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瓶尔小草和狭叶瓶尔小草。
性味:苦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现今市场流通比较少了,而且价格有点高,因为来源比较稀有,其中的狭叶瓶尔小草已经是珍惜植物了。)
其它2种名一支箭的草药:
1)、伞形科植物变豆菜(一般药店与处方里出现的名字是肺经草)功用散风,清肺,化痰,行血。
2)、唇形科植物紫背黄芩(挖耳草)功用解表退热,消炎解毒。
4、大狗脚迹我没有听说过,无法解答,楼上的回答因该是正确的。
5、归经草是菊科植物臭灵丹的别名。名字出自《云南中草药》
性味:苦辛、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疮疖。
6、见血飞也是比较复杂,有这个别名的草药有6种。
正品应该是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
其它5种名见血飞的草药:
1)、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果实或种子,功用治疝气,女子月经过多。
2)、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我觉得你所说的见血飞是这种药材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味药使用的比较广。)
功用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治疗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刀伤出血,闭经,痛经。
3)、芸香科植物竹叶椒。功用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4)、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功用清热消炎,拔脓。
5)、夹竹桃科植物小鸡骨常山的叶,功用散血止痛,排脓生肌。(此药有大毒,注意使用)
6、见肿消是最为复杂的,大概9种草药都有此别名。
而且用此名的草药并没有明确的正品。
我们四川地区用的是下面这一种。它分布很广,应用也很广。很常见所以我估计也是此药。
菊科植物三七草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蜇伤。
其它8种名见肿消得草药:
1)、蔷薇科植物水杨梅,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2)、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功用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
3)、葡萄科植物三叶蛇葡萄,功用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
4)樟科植物鸡婆子,功用行气,祛风,消肿。
5)、菊科植物乌风七,功用散瘀消肿,消炎止咳。
6)、菊科植物蛇葡萄,功用利尿,消炎,止血。
7)、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功用通二便,泻水,散结。(此药有毒,注意使用)
8)、菊科植物牛舌三七。功用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因为你没有说明你这些药是用来做什么的,而且没有这个处方,所以我只能把每一种叫此名的药都列举出来。不过这些药主要是用来治疗些跌打损伤和风湿一类的疾病。
虽然草药还是有一定疗效,但是建议你还是资讯下专业人士,进行正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