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简介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7:44
字号:

地瓜,就是红薯。

地瓜简介

红薯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蔬菜“排行榜”为: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倭瓜、甜椒、胡萝卜、金花菜、苋菜、荠菜、苤蓝、芥菜、西红柿 、大葱、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红薯叶,即秋天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测试表明,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将其与常见的蔬菜比较,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含量均属上乘,胡萝卜素含量甚至高过胡萝卜。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研究发现,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近年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用红薯叶制作的食品,甚至摆上了酒店、饭馆的餐桌。在我国,城市超市里见不到有红薯叶出售,农民收获红薯后将红薯叶,连同茎一起丢在地里,或用作喂牲畜的饲料,这是非常可惜的。红薯叶的吃法很多,这里略做介绍。选取鲜嫩的叶尖,开水烫熟后,用香油、酱油、醋、辣椒油、芥末、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其外观嫩绿,能令人胃口大开。还可将红薯叶同肉丝一起爆炒,食之清香甘甜,别有风味。此外,还可将红薯叶烧汤,或在熬粥时放入。日本市场有罐装腌制的红薯叶小菜出售,我们也可加盐将其制成咸菜、小菜,供佐食用。

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但是今天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它膳食加以补充。比如,把牛奶和红薯同时食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

引种历史

红薯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红薯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不过红薯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它的故乡是南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如今,除青藏高原地区外,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其踪迹。红薯品种颇多,形状有纺锤、圆筒、椭圆、球形之分;皮色有白、淡黄、黄、红、紫红之别;肉色有黄、杏黄、紫红诸种。

红薯营养十分丰富,是我国人民喜爱的粮菜兼用的天然滋补食品。红薯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热能635千卡,含蛋白质11.5克、糖14.5克、脂肪1克、磷100毫克、钙90毫克、铁2克,胡萝卜素0.5毫克,另含有维生素B1、B2、C与尼克酸、亚油酸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此外,红薯与米面混吃,还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其营养价值。

更有趣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某天,乾隆皇帝在御厨房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他好奇地循香寻去,原来是一个小太监在吃烤红薯。乾隆皇帝要了一块,竟吃出滋味来,下令让御厨以后经常为他烤红薯吃。乾隆皇帝吃了一段时间的红薯后,惊奇地发现,他那让太医束手无策的老年性便秘,竟不治而愈了,不仅如此,还胃口大开了。

红薯不仅是甜香益寿食品,还是一种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

红薯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酶破坏的纤维素和果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肠胃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使人长寿少疾。”又有医书说红薯“功同山药,久食益人,为长寿之食”。民间常将红薯与粳米煮稀粥加白糖,用来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夜盲症、大便带血、便秘、湿热、黄疸、血虚、月经不调等病症。

近年,日本人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红薯热”,男女老少都以大吃特吃形形色色的红薯食品(如烤红薯、红薯酱、红薯酒等)为乐。其原因是,日本科学家已发现,红薯具有多种特殊的“药用价值”。更令人感兴趣的是:美国一位生物学家发现,红薯中含有“脱氢异雄固醇”,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有人说,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实际上红薯不仅不会使人发胖,而且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含热量非常低,比一般米饭低得多,所以吃了之后不必担心会发胖,反而可起到减肥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的物质,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外许多女性把红薯当作驻颜美容食品。

红薯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熟食甘软,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它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蒸、煮、煎、炸,吃法众多,一经巧手烹饪,也能成为席上佳肴,如四川的红苕泥,黄红油亮,甜香可口;陕西的醋熘红苕丝,酸辣脆嫩,风味别致。此外,福建的“荔香薯片”、湖北的“桂花红薯饼”等,皆为名闻遐迩的地方风味。红薯配以佐料冰糖和蜂蜜用小火焖煮,可制成色泽桔红、入口软中带韧的“蜜汁红薯”,更具红薯的风味特色。红薯蒸熟捣烂碾成泥与面粉掺合后,可作各类糕、包、饺、面条等。干制成粉,加蛋类可制蛋糕、布丁等点心。红薯酿酒、制果脯、粉丝等,亦饶有风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7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