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贡献简单概括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6:52:32
字号:

袁隆平的贡献——开展水稻杂种优势

袁隆平的贡献简单概括

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七十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扩展资料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百度百科-袁隆平

土壤平均盐分降到千分之六以下、东栟茶方凌垦区等。《盐碱地小麦产量创新高如东盐碱垦区小麦初测亩产超428公斤》显示,土壤平均盐分降到千分之六以下后,引进耐盐水稻、耐盐油菜、耐盐小麦等作物来改良盐碱地;东栟茶方凌垦区再次实现小麦丰收,改良团队坚持10多年的生态改良法取得明显成效,荒凉的盐碱地已变成可供常规作物生长的农田;海边滩涂种植耐盐水稻,合理利用水资源,水稻长势更佳,改良盐性土壤。耐盐水稻是在盐碱地中生长、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水稻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使在不低于1‰盐度条件下正常生长的水稻新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5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