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读法是“独角莲”(学名: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佛焰苞目天南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供药用,能祛风痰、逐寒湿、镇痉,治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跌打劳伤、肢体麻木、中风不语、淋巴结核、蛇虫咬伤等。中药中的“白附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该品有毒,宜慎用。
异名:野半夏(《江西民间草药》),犁头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红(《泉州本草》)。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独角莲多年生草本。
采集:5~10月采。
药理作用:用独角莲注射剂治疗已感染人型结核杆菌(H37RV)的豚鼠,有一定治疗作用。
其疗效仅差于链霉素,与对照组比较效果很显著。
随用量加大而作用增强。经小鼠、犬、豚鼠实验表明毒性很低。
功效: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
性味归经: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
主治: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中风痰壅、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结核、阴疽肿毒辣,毒蛇咬伤、惊风癫痫、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内服宜制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
《由百度百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