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锌的化学性比铜活泼,因橙子中含有大量的水果酸,所以当把锌片和铜片插入橙子中时,锌会和水果酸发生化学反应,锌会失去电子,电子会从锌流向铜.由于电子带负电,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可知,电流是从铜流向锌,由此可判断铜是正极,锌是负极.
故答案为:正.
(2)可以在水果电池两极间接入电压表或电流表看电表指针是否偏转,或用舌头感触,舌头是否感到麻木等方法判断水果电池是否能够供电;
故答案为:可以在水果电池两极间接入电压表或电流表看电表指针是否偏转,或用舌头感触,舌头是否感到麻木.
(3)根据水果电池的构造,可以猜想水果电池(蔬菜电池)供电的大小可能与:
铜片与锌片的面积大小;水果的厚度;铜片与锌片插入水果的深度;铜片与锌片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铜片与锌片的面积大小.
(4)由于电池中有电解质、重金属,乱扔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应分类回收,应:
设立废旧电池回收奖励制度;加大废旧电池污染的宣传等.
故答案为:设立废旧电池回收奖励制度;加大废旧电池污染的宣传等.
水果电池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利用各种水果,做成水果电池,并比较水果的pH值与其产生的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要求: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电池需要利用两种金属,使其成为正极与负极,在他们之间则置有盐酸或碱液等导电性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解质,称为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游离出金属离子,一般说来,任何金属接触到电解质,都会放出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水果电池的反应式如下:
阳极(正极):
Zn(s)→Zn2+(aq)+
2e-
or
Ni(s)
→
Ni2+(aq)
+
2e-
阴极(负极):
2H+(aq)
+
2e-
→H2(g)
四、实验器材设备:测量设备: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夹子、pH试纸
电池组件:橘子、柠檬、苹果
极板:铜片、锌片
五、实验步骤:(1)分别取2个重量相似(误差小于2克)的不同水果,切成两半,测出每一个水果的pH值,同种水果取平均值得出每种水果的pH值;
(2)分别在这几种水果的两端插入锌片和铜片,将四瓣水果串联起来,与发光二极管连接;
(3)分别测量这些水果串联后的电压及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七、实验结论:不同水果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pH值越低,产生的电压越高。
一、研究内容
1、利用灵敏电流计判断电池正负极及金属活动性。
2、根据万用电表读数研究各种果蔬及不同电极搭配产生的电流值、电压值。
3、原电池反应条件。
二、研究原理
一化学原理——原电池反应机理:
根据金属锌置换铜离子的反应“Zn(s)+Cu2+(aq)←→Zn2+(aq)+
Cu(s)”构造了一个原电池
三、研究步骤
查阅资料→讨论→实验→整理→汇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将水果插上电极,正负极对应在改装后的灵敏电流计上。未接通电路,指针不发生偏转;接通电路,指针向右偏转,证明有电流通过。
判断金属材料作为电极时的活动性强弱,经测定:电流从电流计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时,指针右偏;电流从负接线柱进正接线柱出时,指针左偏。将水果电池的金属电极接入电路中,观察指针偏转情况,得出金属活动性为AL
>Zn>Fe>Cu
产生电流原因:
①假设果蔬中的生物酸是(即果汁)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生物酸为HA,以Zn
、Cu为例:
负极发生反应:
Zn+2HA
→
Zn2++2A-+H2
即在酸的作用下
Zn+2e-=
Zn2+
正极发生反应:
2H++2e-=
H2↑
五、研究结论
1、在水果电池中,两电极若均为金属,则当两电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相差越远,越易得到高电动势。
2、水果电池中电路里电流大小由电动势和内阻决定,而其电动势大小由各水果的化学、生物性质决定,制作水果电池时,应综合考虑电动势及内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