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吧在哪里拍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5:21:47
字号:

《种地吧》在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镇山联村拍摄的。

种地吧在哪里拍的

《种田吧少年》节目精心选拔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在190天时间内踏踏实实地耕耘起142.8亩土地,他们从播下一颗种子开始参与劳作全部过程,带领观众一同见证稻谷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收获的全过程。

《种田吧少年》节目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三墩镇山联村拍摄的,那里一年有两季的水稻种植。节目从收获水稻开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卖出水稻,获得启动资金;第三阶段再利用这笔资金,播种小麦、养殖动物、还清贷款,建设一个梦想中的家园。

节目评价

相比以往田园类综艺侧重于对田园生活本身的呈现,《种地吧》不仅在立意上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粮食观与劳作观,在节目模式上更是突破传统综艺制作思维,打破原有制播形式,创新采用了长、短内容协同的方式,让观众在各个视频端口看到“种地小队”怎样劳作,从他们的视角体验种地的“第一现场”。

《种地吧》将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土空间,通过更具体的“种地”全流程展演,传播农耕文化,挖掘和开发乡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引导人们领悟脚下土地蕴含的劳动智慧和生活哲学,其新意与深意皆值得关注。

周末上映了新片《厉害了,我的国》。上天入地,5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得杉妈心潮澎湃。

惊叹国人的智慧,只有没想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而滋养这些“中国智慧”的是“饭”。

中国的饭,南北不同。

作为西南地区的人,杉妈从小吃着米饭长大。

千万年来,米饭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养分。不仅让我们吃饱,更让我们成长。

因为有了米饭的滋养,中国人创造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因为有了米饭的滋养,中国人创造出更加伟大的现代文明。

因为有了米饭的滋养,中国各个领域的研究突飞猛进,以一个责任、担当的大国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可是一粒米的成长,我们又了解多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每个人都会背诵。要说到水稻种植,不要说孩子,作为父母,生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杉妈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想要和孩子说说水稻的生长过程,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感觉无从说起,因为自己也不懂啊。

还好,我们看到了这本《盘中餐》。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

绘本以云南元阳梯田为背景,以节气为线索。为我们展示了水稻生长到变成米的全过程。是一本科普性极强的绘本。

绘本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以节气为序。讲述哈尼族种植水稻步骤,是水稻种植全过程的记录。

“雨水时节天逐渐暖和起来,春雨给梯田留下充足水分。山樱花开得正灿烂,人们开始为新一年的耕种做准备。”只见人们拿着各种农具正在松土。

“惊蛰,人们将发出嫩芽的稻种洒在又平又软的秧田里。”

立夏,大家一起插秧。

秋分,稻子熟了,人们开始收割稻子。

霜降,哈尼族“十月节”到了,人们已经把大米和稻谷皮分离出来。家家户户准备好饭菜,摆起长长的长街宴,庆祝一年的丰收。

?第二部分是科普篇,详细记录了水稻生长的每一时期的生长情况和需要使用的工具情况。

看完整本书,终于对水稻的生长全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想起最喜欢开车走大理鹤庆的老路,每次路过那里,都可以看到辛勤的人们在稻田里工作,绿色的稻谷衬托着人们白色的服装,让人觉得岁月静好,看着那片青青的稻田,都觉得那些粮食会特别的甜美。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

水稻,原产于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及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中国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距今14000-18000年的古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史记》中记载大禹时期曾广泛种植水稻,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大禹命令伯益给大家分发水稻种子,种在水田里,还命令后稷给大家分发食物。没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余的地方,分给那些少的地方。可见,水稻很早以前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

绘本的画风非常写实,是杉妈非常喜欢的样子,清新,质朴,色彩和谐。

快看,天上是什么?杉说,是大灰狼和小灰狼。

原来调皮的作者把天上的云彩画成了两只狼的造型,还有狼和羊的造型,看来,这是年轻的作者在通篇写实的严肃画风中给予我们的笑点。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

说到作者,作者于虹呈是1989年生的湘妹子,没想到吧。让杉妈没有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年纪最小的80后,为了真实还原水稻生长的全过程,她可以静下心来选择到偏远的云南红河元阳梯田踩点,在农家住下,天天跟着农民一起下田,观察,写生,拍摄种植水稻的过程。正是作者的责任心让我们看到如此精良的绘本,也见证了我们年轻人的坚持和执着,责任和担当。

这本书另一个值得推荐的地方,是书的背景。绘本以元阳梯田为背景,记录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传统的水稻栽培方法。作为云南人,看到我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水稻生产方法和生活情况被以绘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心里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

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说明文字

?

我们26个特有少数民族有我们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这些历史与文化不仅影响我们的过去、现在,还将在我们的未来绽放出无限光芒。

?作为每天不可或缺的食物,米是我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能量。它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糖分和营养。一粒粒米成就我们伟大祖国各行各业的人们,让他们能安心工作,为中国未来开启崭新篇章。

?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5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