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厄运的称呼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6:30:05
字号:

厄运 [è yùn]

古代对厄运的称呼

[释义] 形容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遭逢种种~。

出处:

汉扬雄《元后诔》:“新都宰衡,明圣作佐。与图国艰,以度厄运。”

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中:“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敍丧乱。”

唐 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况我谋身拙,逢他厄运拘。”

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根在,则虽处厄运,犹如霜后之花,其复发也。”

郭沫若《湖心亭》:“明年鸿钧运转,四十六岁交大运。不要紧的,不要紧的,你的厄运就要过了。”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王勃)(书生的厄运)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亡国诗人的厄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灾祸人民厄运)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将军的厄运)

古代人对厄运的称呼一般称作霉运。就是不吉利的意思,比如人要倒霉。

百六阳九】:泛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不免虎口】:难于逃出老虎之口。比喻难逃厄运或难于逃脱危险的处境。

【草入牛口,其命不久】:草进到牛嘴里,牛一定会把它吃掉。比喻难以逃脱厄运。

【触机落阱】:阱:陷井;机:弓弩上的发箭器。触动发箭器就能使野兽落入陷井。比喻遭到厄运。

【否极生泰】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