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苗种培育时遭受强降雨,灾后复产应该怎么做?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1:53:30
字号:

自6月中旬进入梅雨期以来,江苏省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多地发生严重洪涝,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了紫菜育苗复产技术要点,供参考使用。

紫菜苗种培育时遭受强降雨,灾后复产应该怎么做?

一、检查水毁生产设施设备,及时修复

水灾过后,对于有排水条件的蓄水池和沉淀池,要及时排水降低水位,防止漫塘。若外界水位高于池塘水位,应加强巡查,防止涌水、溃坝,有漏水点的,要及时封堵夯实;对于没有排水条件或池塘水位即将高出圩埂的,要用沙袋或泥袋增高圩埂。退水后及时对池埂要加高、加宽、加固,加强检查,防止复溃。抢修好厂区内道路、进排水渠、电力设施等,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供排水。

二、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1、尽量不使用洪灾过后的外源水进行育苗生产。如确实需要,应做好消毒工作。洪涝后导致大量外源水及地表径流水排入蓄水池,带来各种有机质及致病菌,特别是嗜水单胞菌易大量繁殖,从而诱发细菌性病变。应及时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处理,适宜使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或“二溴海因”等高效低刺激的药物对水体消毒。

2、育苗室内受漏雨,水管渗漏等影响的,应及时修复相关设施设备,并更换经严格黑暗沉淀处理的培育海水。

3、育苗室保持通风,每个育苗池每天保持一定的流水时间。每天巡查,及时发现病害。对发病贝壳要及时隔离处理。对于黄斑病、泥红病这类危害较重的病害,应及时排掉池水,加入淡水处理1~2天,对培养池进行消毒处理,停止施肥,并在培养海水中施加12克二氧化氯/吨海水,能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如何提高夏季蔬菜的移栽成活率?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水分蒸发量大,幼苗移植后苗木慢。要提高存活率。采取垄沟种植或盘沟种植,采取排水措施。下面是少使用化学肥料或未熟的有机肥料。底肥是生物有机肥或有机-武器复合肥料,每英亩可施用30 ~ 50公斤,在上垄之前可撒在地上。

定植前,应用每亩生物菌肥20公斤,集中种植穴内或田沟,不直接与芽根接触。浇水时不要让大水漫溢。移植后连续浇2 ~ 3次树苗水,隔着沟或垄沟二天早上浇水。下雨后要及时排出浸水,中午下阵雨后要及时再用井水浇一次,即“浸水花园”,减少热雨的危害,减少土壤板结。

幼苗正式食用5 ~ 7天后进行重庆松土,可增加土壤透气性,抑制幼苗。高温暴雨!这种天气蔬菜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夏天用修剪方法摘叶子要注意什么?例如,夏季温度高,光线强,青椒油果和正在色轮中的果实容易发生日化现象,合理的枝菜叶是预防一作病的有效措施。但是要注意两点。

水果上叶“不太咸”。为了预防日用兵,要确认青椒果实周围是否有叶子,特别是上面的叶子。果实上部叶子要遵循“多而不咸”的原则,保证植物间通风效果,透光性也不缺乏。果实上端的叶子不要摘,即使是桨叶也尽可能不要摘。这些叶子起到青椒果实的“阳伞”作用,可以减少一作病的发生。

水果下部叶“小而勇猛”。很多菜农朋友认为,一边摘叶子,一边去除果实下部的所有叶子,一点都不留下,不仅能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减少养分消耗。事实上,这是不合理的,水果底部的树叶全部清除后,植物叶子大幅减少,光合作用产品的形成,很有可能导致植物营养供应不足,没有下部叶子的遮挡,中午前后阳光直射,根部周围的温度上升,对根的生长没有帮助。

这样在下雨的时候,拱形两边都有可以挡雨的膜,形成简单的沟渠,防止雨水流入仓库,防止害虫飞向拱形内,还能有效地防风。对于连体大拱,建议在小屋面中间设置排水口,以解决排水困难的问题,提高幕间设施的防备能力。不管是高温还是暴雨,生活都要继续。为了最后的好收成,我们的菜农要自己辛苦,让自己家的“宝贝蔬菜”茁壮成长。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2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