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苗种供应将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
1.1亲鱼来源?
一是从市场上购买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2~3冬龄个体,运回后暂养;二是池塘培育亲鱼,收购天然鱼种强化培育。作为亲本的个体要求2~3冬龄以上,雌性70?g、雄性80?g以上。
1.2雌雄鉴别?
塘鳢雌雄形体相似,从外形很难鉴别,但生殖季节较易分辨,雄鱼个体比雌鱼稍大,腹部狭小,而雌鱼腹部膨大、柔软;雌鱼臀鳍上没有或很少有银灰色的斑点,雄鱼臀鳍上及泄殖孔周围分布着密集的小斑点。
1.3繁殖池?
繁殖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0.8~1.5?m,池底最好为沙质壤土,淤泥较少,注、排水设施齐全。放入亲鱼前用生石灰消毒,注水50~60?cm。
2?鱼种池塘培育2.1池塘准备?
?鱼种池要求面积1500~3000?m2,水深1~1.5?m,淤泥较少,注、排水设施齐全。放苗前用生石灰或茶籽饼按常规方法消毒,注水50~60?cm,视池塘肥瘦情况,施入腐熟发酵后的人畜粪,培养天然生物饵料。
2.2夏花放养?
池塘每平方米放养2?cm左右的塘鳢夏花30~50尾。经20~25天的培育,塘鳢鱼苗至3?cm以上时,每平方米放养团头鲂或鲫鱼鱼苗50~100尾及少量抱卵青虾,作为塘鳢的活饵和套养常规鱼种。
2.3饲料投喂?
前期投喂鸡蛋黄、豆浆、鱼肉浆,每天投喂3~4次,中后期改喂小杂鱼糜、轧碎的螺蛳、蚌肉和豆饼糊,日投喂量占在池鱼体重的3%~5%。放养的青虾和鱼苗,可起到连续供饵的作用。
2.4 水质调节?
在池中移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芦苇、蒿草等水生植物,以供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养殖期间经常测定水质指标,通过加水、换水、使用活菌剂、泼洒生石灰等措施改善水质,确保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3~8.5范围内,氨氮在0.2mg/L以下。
3?鱼种捕捞与运输3.1苗种捕捞?
塘鳢有伏泥和附草习性,捕捞较为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捕捞:①用抄网在水花生群落底下抄捕;②降低水位,用地笼张捕;③用鱼种网拉捕;④干塘捕捉。
3.2夏花运输?
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4?L,放夏花1500~3000尾,可以运输12~18小时。夏花捕捞及打包要带水操作,为了防止尼龙袋在运输途中损坏,可把它装进特制的硬纸箱中,再用绳子把纸箱捆好。若运输时间较长,有条件时可在中途换水或重新充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