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差点毁灭世界的科学实验,有3个还在秘密进行中,人类会被反噬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1:05:05
字号:

曾经差点毁灭世界的科学实验,而其中有三个实验如今还在秘密进行中,他们的真面目是什么呢,科学家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曾经差点毁灭世界的科学实验,有3个还在秘密进行中,人类会被反噬吗?

第一个实验名叫三位一体实验,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就是最初的核武实验。这个实验的负责团队是一群来自美国的物理学家,而当时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抢先得过一部研究出核物,从而结束二战。但这实验能不能成功,爆炸的威力有多强,几个物理大牛研究半年,也没有个确切的答案。而当时的负责人,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则推算出,如果核武器内部发生裂变的话,那么大气层就有被点燃的风险,到了那个时候,别说结束战争了,整个地球都完蛋了。但之后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通过更加精确的测试,终于推算出了原子弹的威力,并不会摧毁整个世界。于是两个原子弹投下去,日本就立马投降了,但这个实验的成功也给其他国家留下了阴影,毕竟原子弹的威力实在太大了,没人想再看到第二个广岛,也不知道这个科学实验带给人类的究竟是好还是坏。

第二个实验则与细菌有关。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一位名叫阿南巴的美国细菌学家在一次实验中意外改变了一个普通厌氧菌的构造,让它拥有了迅速分解原油的功能。这种细菌的名字叫做恋臭假单胞菌,也被科学家们叫做“超级细菌”。或许有人会好奇,不就是分解个油污吗,洗洁净都能做到,有什么超级的。但问题是这个细菌能将分解原油的速度提高100倍,不仅如此,其他有机物都能被分解,而当时的美国经常发生原油泄漏案,外光靠大海本身的分解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如果这个细菌能成功投放,对海洋环境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前面也提到了,这个超级细菌不仅能够分解原油,还能分解其他有机物,什么鱼呀虾呀各种小动物都能分解,而且这个细菌还杀不死。如果贸然投放的话,泄露的原油是分解了,海里面的东西也跟着没了,因此科学家们还是选择将超级细菌尘封,或许等针对这个细菌的抗生素发明出来以后,它就能重见天日了。

第三个实验也和核武器有关,但这个核武器是往天上放的。当时还是1962年,正值美苏冷战时期,美军为了彰显国力,整了个原子弹,像发射火箭那样给送到外太空去了,原子弹最终在400公里的高空爆炸,当时这一炸把大气层都炸出一个洞来。我们往天上看,看到的是一个环形的光圈,光圈里面就是太阳系的模样。据当时给出的数据显示,这个原子弹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100倍,也就是说,如果没把他往天上扔的话,这大半个地球就没掉了。然而即便是在高空爆炸,爆炸的威力也让地磁极开始紊乱,电磁紊乱之后就有可能造成大气不稳定,让各种有害的光线透过大气层,从而对人类造成伤害,也就是所谓的辐射。但幸运的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有谁因为这次爆炸事情而受到辐射伤害,但要是这核弹的威力再大一点,现在的地球会变成怎样也没人知道了。

第四个试验和稻热病有关,稻热病是一种发生在小麦和水稻上的传染病,虽然对我们人类没什么害处,但会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上个世纪40年代的孟加拉国就出现了这个怪病,因为当时的孟加拉国除了水稻小麦也没别的农作物了,而且还没有钱去进口粮食,因此饿死了300多万人。这病本来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没想到美国却想要把它变成更恐怖的武器。冷战时期的美国还召集了一批科学家,想要把导热病毒做成生化武器,但这个实验很快就被曝光了出来,被几十个国家联合抗议之后,美国也不得不服软,把稻热病的病原体给销毁了。毕竟那些农业大国80%的收入都来自粮食,一旦自家的水稻得了这个病,那就离破产不远了。而也有科学家进行过统计说,如果全世界的水稻、小麦都患了病,那在未来五年内,地球至少要被饿死个30亿人。

前面说的这几个实验,就是现在再也见不到的,而下面要说的则是如今还在进行中的实验,而且一个比一个危险,给人类带来灾难都有可能。第一个实验名字叫大型强子对撞机,这个机器是08年的时候建的,地点在法国和瑞典的交界处,那里有一个欧洲最大的粒子研究所,专门搞一些粒子对撞的实验,说是为了模拟宇宙最初的形态,想要搞明白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除此之外,还会研究一下黑洞以及反物质,而这些东西都是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的,一旦粒子对撞实验成功模,拟出了宇宙大爆炸,又不小心把参数调大了一点,那我们的地球就会瞬间消失。当然这群科学家也知道,只是他们认为这模拟出来的黑洞威力并不是很大,就算地球被吞进去了,也会瞬间被吐出来,只是不清楚这一瞬间究竟有多短,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实际影响。除此之外,他们也拿太阳举例,说太阳也每天在释放各种粒子进行对撞,宇宙诞生51年了,太阳也还是好端端地在那亮着。不过举例归举例,地球要是毁灭,那也是一瞬间的事情,人类还没反应过来就跟着一起蒸发了。除非科学家们研究出时间倒流技术,不然地球文明就得从头来过了。

另一个实验叫做地外文明 探索 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接收外太空船的信号,来 探索 有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但这个计划除了接收信号,还会向外太空发送信号。可看过科幻小说的朋友都知道,这发送信号的危险程度还是很高的,毕竟按照黑暗丛林法则的话,一旦外面存在着更高 科技 的文明,在接收到我们的信号后,说不定就会进行殖民入侵,几秒钟就把人类文明毁灭掉。所以以霍金为首的一些科学家是非常反对进行这个 探索 计划的,毕竟地球现在的 科技 水平还有至少200年的发展空间,等200年后我们有能力进行宇宙航行以后,再去干这些事也不迟。当然,也有一群科学家认为,我们如今的地球已经处于外星人的掌控中了,像美国、俄罗斯这样的 科技 大国,他的总统其实也早就被外星人控制,故意不让我们看到宇宙里的真相。不过这样也好,就代表我们的地球早就被外星人当成宠物驯养了。

说到底,无论是没有完成的事业,还是以前做过但是失败的实验都是人类的欲望在作祟。当然,有欲望是好事,毕竟欲望能推动发展,可欲望太大了最终很可能会反噬自身,毕竟地球只有一个,一旦地球没了,人类也会跟着变成 历史 的尘埃。

随着DNA指纹图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日趋完善,近年来,DNA指纹图技术已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优势。

一个弄清人类全部基因蓝图的国际计划正在进行。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默克教授教导的小组,每组要确认400个新的基因序列至1996年3月,他们已确定了35.5万个基因序列。在21世纪初,人类就可以把30亿个密码的排列情况,10万个基因的情况研究清楚。

有科学家预计,未来10年,10大产品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使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而其中第一项就是基因药品。人类对自身基因的研究和基因工程的进展,将在今后10年中使制药业取得飞跃,治疗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疑难杂症的药物将问世,艾滋病的治疗也将取得突破。人们可以了解自身的基因图谱,医生诊断时需要考虑病人的基因组成。

目前,科研人员已能够识别某些可导致人体患癌的遗传基因,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及一些罕见的癌症。

美国一些研究儿童基因疾病的科学家,已经分离出一种特殊的基因。据称,大约有1%的美国人(即2600人)携带这种基因,这种基因称为毛细管扩展变异基因。科研人员认为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其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出3至5倍。这些癌症包括肺癌、皮肤癌、胃癌和胰腺癌等。使用X线检查,较易判别是否携带有这种基因。

不仅如此,英国伦敦大学基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最近在英国科学周刊上发表报告指出,社会进步特别是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自然选择的威力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失效,人种已开始退化。

他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中的主要力量,经自然选择的物种均是适应环境的优良品种。过去由于人类生存条件艰苦,新生儿死亡率很高.人们从小到大均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因而生理和心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得以生存下来,这也使得人类的基因不断改良。二次大战后,全世界的生存条件特别是医疗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因而自然选择的威力越来越小,使得大量因为基因变异而产生的素质不高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最终导致人种的总体退化。他还指出,近几十年来,由于化学制剂的广泛应用,男子的精子减少、质量下降,使得后代的基本素质也比以前降低。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生育的子女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生育的子女多,导致人口素质的逆增长。这都将导致人口素质的逐步退化。

因此,一些人士提出利用基因监测技术选择理想的胎儿,以人工优生方法代替自然选择。

另外,台湾的一位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于1988年提出基因与人类行为的因果理论、认为对具有犯罪、精神病等倾向的人,可以通过基因矫正或蛋白质化合物的药物补充来达到预防、治疗的效果。

目前我国正在组织科学家执行一个弄清水稻全部基因的计划,已取得一些重大成果,预计我国可以在世界上第一个得到全部水稻基因的图谱。不久前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传来捷报:用DNA指纹图技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真伪获重大突破,并初步建立了一套鉴定“汕优63”的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多少年来,作物种子质量一直是农业丰歉的根本问题。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他水稻杂交品种及其他作物种子的鉴定工作,可望短期用上DNA指纹图技术。

美国科学家最近分离出了促使植物开花的遗传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可能人为地控制作物的成熟时间,缩短生长周期,或者改变某些作物在一些地区不适宜生长的状况。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巧妙地把鱼和牛、羊的基因相联后培育出的鱼,既保留着鱼的鲜味,又长得快、个儿大。前两年就推上市场的一种“生物工程”新型西红柿,无须采取任何防腐措施。即可存放三周。

也许在20年内,人们将按基因选择饮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同样的食物所引起的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基因。

这个概念是由英国食品研究所的加里?威廉森提出的。威廉森博士研究认为,一些蔬菜如椰菜和卷心菜等,含有许多能刺激体内起防卫作用的化学物质谷胱甘肽转移酶。它被认为是决定一个吸烟者是否会生肺癌的一种因素。他说:“人口的大约一半具有能产生这种物质的基因,而另一半则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能终身吸烟并在90岁时寿终正寝的原因所在。”如果一种食物含有谷胱甘肽转移酶,那么,体内不能产生这种化学物质的人们就能从吃这种食物中大大得益。

威廉森博士的研究对公众健康的意义是惊人的。未来的营养指导将不再像现在这样笼统,而可能是因人而异的。

在穿用方面,我国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已取得突破,这个由江苏省农科院负责的研究项目,成功获得了抗虫棉品系11个,杂种优势组合3个,并在江苏、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累计试种1.12万亩,抗虫效果达80%以上。

由此看来,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远不止公安等部门。在医药行业,可以把人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生产疫苗、细胞因子、激素、抗体等;在农业领域,可以把经济价值低的植物的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的基因甚至微生物的基因,转移到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中,培育出高产粮棉油作物和果蔬;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基因重组手段可以把多种微生物的特点综合起来,培育出一种超级微生物,用以高效率地分解城市垃圾或处理工厂废水。此外,基因工程在化工、食品、轻工、采矿、能源、国防等众多行业和领域都有不少已经成功的实例和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91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