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芝的种植方法
1、灵芝的种植方法主要有袋栽法和椴木栽培法两种。
2、人工栽培灵芝则是将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出的菌丝直接接踵到椴木或其他人工培养基上,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子实体。
3、灵芝子实体的人工栽培主要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选择优良菌种和扩大培养菌种,菌种的扩大培养是将少量菌种繁殖扩大到栽培子实体时所需的菌种数量。
(2)第二阶段是子实体栽培,即将菌种接种到人工培养基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培养,直至子实体生长发育、成熟并采收。
二、袋栽法
原理:野生灵芝常年生长在树上,所以出现了用人工原木栽培灵芝子实体,多年来因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不断被遭到破坏,导致原木大量缺乏,有人发现可以用椴木和枝娅以此代替原木进行栽培,同样也要用到一定数量的木材,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代料栽培,也叫袋栽法。
1、代替原木来栽培灵芝子实体的方法,就是把植物或农作物残废料如木屑、干蔗渣、石膏粉、碳酸钙、麦麸、玉米秸、棉籽壳、菌草、糖等约400g原料装进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特制的塑料袋中,配制培养料。
2、塑料袋封口,高压灭菌两小时或常压灭菌十小时,待冷却以后就可以搬入培养室进行操作。
3、用紫外线和气雾消毒剂对其进行消毒,再分别在接种箱内接种。
4、依次排放在培养架上遮光,等待发菌。灵芝在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才会长出灵芝子实体。
5、要保持室温20-25℃左右,必要时人工进行适当升温。
6、两个月左右灵芝菌种在培养基里长出菌丝,覆盖整个培养基,即完成袋栽。
总结:袋栽法简易方便,产量高,同时也省去了木材开支,既保护生态又保护了环境,但同时袋料培养出来的灵芝重量轻,外表直视青涩,味道稍苦,干品还会变形,相较于椴木灵芝来说成色不好,品质也低,药效差,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易超标。
三、椴木灵芝栽培法
1、椴木灵芝栽培的方法也很简单,先将椴木人工处理灭菌消毒,然后把灵芝子实体中抽出菌丝,菌种接种在上面,椴木上会长满菌丝。
2、同样按袋栽法的生长环境培养,等菌丝长出灵芝子实体即可。
总结:椴木灵芝栽培法相比于袋栽法而言,虽然没有袋栽的生长时间快,但是椴木栽培生长更加天然也不会有农药和化肥残留的问题,产出来的灵芝个大体重,外观也好看,价格略高。
四、灵芝的种植时间
1、袋栽法如果是在南方,则可在每年的2-3月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接种,如果是在北方则可在3-4月接种,而椴木栽培法接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2月初到翌年一月下旬
2、灵芝是属于恒温、中高温型的一种菌类,自然野生环境状态下的灵芝会为自己选择合适的生长条件,按照灵芝的种植方法,培养的整个时间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3、其实目前人工培养技术已经很高,基本可以灵活制造灵芝适宜的生长特性,为灵芝提供光照和温度,因此如果技术成熟了就不必要刻意选择固定的时间种植,无论何种季节只要能为灵芝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灵芝就能正常生长。
室内种植致富项目(海盐花房大叔室内种出藏红花)
灵芝又叫做红芝和神仙草,其药用价值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记载,《列子·汤问》云:“朽壤之土,有菌芝者”。随着人们对于灵芝需求量的增多,野生灵芝供不应求,所以后来人们开始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来栽种灵芝。根据现在的历史记载,我国至少已经有了400多年的栽培灵芝的历史。那么,今天山九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灵芝的栽种技术方法,希望给有需要的农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人工栽培灵芝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灵芝属于一种真菌,而我们所指的灵芝实际上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比如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的山林之中均有生长。而人工栽培的灵芝,只要符合相应的环境条件,可以在更多的地方进行栽培。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人工栽培灵芝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1.温度和光照条件
人工栽培灵芝离不开合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它本质上属于一种高温型菌类,能够在15~35度的环境中生长,而适宜的生长温度则在25~30度左右。当温度高于38~40度时或者当温度低于10度以下时,对灵芝生长都非常不利。高温容易导致菌丝死亡,而低温则容易让子实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在光照方面,对于灵芝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要区别开来。因为灵芝菌丝生长需要避光处理,尤其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速度最快。而子实体的生长则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很难形成比较满意的子实体,也会影响子时期的生长速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人工栽培灵芝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灯光控制设备,对灵芝生长所需光照进行人为的调节。
2.空气和水分条件
在灵芝的人工栽培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更直接关乎到子实体的生长是否正常。经过实验表明,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0.1%时,是可以促进子实体生长的,但是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1%,这很容易导致子实体发育不正常,出现畸形灵芝的现象,从而影响农民的种植收益。在水分控制方面,空气相对湿度的多少对于灵芝的生长发育也有了十分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最为合适,其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5%~65%左右比较合适。等到子实体开始生长发育的时候,空气中的湿度要增加,一般要达到85%~95%,如果低于60%以下的话,很容易导致子实体因缺水干枯而死亡。
3.酸碱度和营养条件
灵芝属于偏酸性的真菌,喜欢在酸性环境中生长,一般来讲正常的酸碱度ph值要保持在3.0~7.0之间,但最为理想的酸碱度ph值应该在4.0~6.0之间。灵芝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主要是以木腐性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吸收,从而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所以一般灵芝菇菌丝体的培养基质大多为农作物残余,比如秸秆、棉籽壳、玉米芯和甘蔗渣等等。
二、适合人工栽培的灵芝品种有哪些?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广义上的灵芝是多孔菌类的总称,在全世界有120多个种类,而我国就有87个种类。在这么多种类中,并不是所有的灵芝都适合人工栽培。如果根据形态和颜色来分类的话,可以将其分为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和紫芝六大类。在这6大类灵芝中,有60多种适合种植。但是,目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承认的灵芝品种仅限于赤芝和紫芝。因此我们现在人工栽培最多的品种就是赤芝品种。
在赤芝品种中,现在栽培比较广泛的良种有信州灵芝、惠州灵芝、南韩灵芝、泰山1号灵芝、泰山2号灵芝和大别山灵芝等等。这些灵芝品种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
三、人工栽培灵芝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追根溯源,我国人工栽培灵芝的历史已经有400多年了。在建国以后尤其是80年代之后,各地纷纷兴起了人工栽培灵芝的热潮,各种新技术新方式迅速涌现,进一步提升了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水平。目前比较普遍的灵芝栽种方式主要有室内人工袋栽、温室人工栽培、室内人工瓶栽和室外露地栽培四种。相对来说,前两种栽培技术比较先进,应用比较广泛。
其中室内人工袋栽又被称之为“太空包”种植,是采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材料,进行室内种植的一种方式。而温室人工栽培可以理解为温室大棚种植方式,以合理的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为前提进行科学栽种,以此来提高产量。室内人工瓶栽是采用玻璃瓶为器皿,装载营养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式。室外露地栽培,则是模拟野生环境进行种植。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产品供应问题,质量无法保证,产量也很难控制,所以目前已经到了面临淘汰的边缘,很少有人采用。
四、袋栽灵芝人工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工栽培灵芝有很多种技术方法。今天,在这里我们就以袋栽灵芝的方式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看看人工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1.培养料的配制
在灵芝培养料的选择方面,主要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麸和杨树叶等。各地在栽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配方。下面笔者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养料配置方法。第1种以杂木屑和麦麸为主,分别占到75%和25%,另外添加硫酸铵0.2%,拌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左右。第2种以棉籽壳和麦麸为主,其中棉籽壳要占到78%左右,麦麸要占到15%~20%左右,另外添加1%~2%的石膏,1%的糖,0.4%的尿素和0.6%的过磷酸钙,拌料的含水量要控制在60%左右。第3种以玉米渣和杂木屑为主,其中玉米渣50%,杂木屑占30%,另外加上20%的麦麸,拌料含水量要达到60%~65%。
2.装料和灭菌处理
当培养料拌好后,要根据时间安排及时进行装料处理。料袋一般选用低压聚乙烯和高压聚丙烯材质,如果规格为60×15厘米,厚度4~5丝,每袋可装0.8~1千克。如果规格为35×15厘米的话,每袋可装0.4~0.45千克。装袋时要压实,保持料面平整。一般情况下,当天装袋之后就要进行灭菌处理。将装好的料袋放到灭菌锅内进行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其中采用聚乙烯袋装料要用常压灭菌10~12个小时,而采用聚丙烯塑料装袋可用高压灭菌2小时,等到灭菌结束后料袋冷却到30度以下时可以进行接种。
3.接种和发菌管理
灵芝接种最好在接种箱中进行,一般要求严格消毒,放置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操作。采用已经消毒过的打孔器,在袋面上打5个孔穴,孔径1.2~1.5厘米,等距离排列成一条直线,用接种镊子从夹取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迅速放入栽培料袋中,在穴口位置贴上胶布,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培养式的温度要控制在22~28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每天通风半小时,5~7天将菌袋上下翻动一次。一般情况下经25~32天,菌丝就可以长满料袋。
4.田间管理措施
首先要选择地势相对开阔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的微酸性地块作为灵芝栽培的场地,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通风良好,这样才能保证灵芝的正常健康生长。如果用稻田作为栽培场地的话,一定要先排水,并将土壤深翻爆晒杀菌消毒。畦宽1.5米,高20厘米,畦间距30厘米,四周开2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同时,搭建塑料大棚,高度2米左右。棚顶及四周可用茅草、稻草等进行适当的遮荫。接种口背面塑料袋去掉3*20厘米,埋入坑内,接种口朝上,袋间距4~5厘米,用2~3厘米沙壤土覆盖,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温度前期保持在22度以上,每隔2~3天通风一次,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等到子实体快速生长时期,要将温度控制在28度左右,并且增加通气通风量,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如果湿度不够,要适当的喷水,每天以1~2次为宜。等到灵芝菇盖充分展开,边缘浅白色或淡**基本消失的时候,可以开始套袋采集孢子,进行出菇管理。正常情况下,只要管理得当的话,每年可以采收三次。
总之,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型真菌,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只要管理得当,确实可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好帮手。
2018-09-15 06: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雨红
很早就听说,海盐有一片幸福花,开出了一条致富路。
九月中旬的午后,转身落入于城镇何家村,沿村口小路径直向前,走到底就是马福良的家。这两天“秋老虎”反扑,气温又升至30℃以上,马福良时不时就要前往离家不远处的花房内,观察温度与湿度。
“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开花采摘了。”百余平米的花房内,一颗颗含苞待放的藏红花,就是马福良的幸福源泉。十年前,马福良无意间从朋友口中了解到藏红花后,对其“一见钟情”,观望了两年,马福良决心引进12亩藏红花种胚。
藏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经印度从西藏传入我国内地,因此得名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藏红花产值不高,每亩平均0.8公斤左右,本地农户很少选择种植。”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老师指导,更不是农民“科班”出身,马福良这个“三无”农业进行地并不顺利。“前四年产量逐年递减,最低一年亩产只有0.3公斤。”
“门外汉”踏上了取经路。2010年起,马福良开始前往江苏、上海、山东、安徽等地参观学习种植经验,但屡屡碰壁。马福良告诉记者,这个行业似乎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种植技术只传授自己发展带动的农户。
刚发芽的藏红花
“既然尝试了,总想做出些名堂来。”不甘心的马福良又多次去拜访各地种植高手,终于打动了江苏一位师傅,特地赶来为马福良传授经验。师傅的指导加上自己的摸索,马福良的藏红花终于从2015年起渐渐有了起色,亩产也提高到了每亩0.9公斤。“去年每亩产量达到了1公斤,亩产值10万元。”
高品质,更要高销量。为了打开藏红花的国内市场,马福良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药材市场,并注册“燕芩”品牌,通过微博、论坛、微信等网络途径进行自我宣传。如今,为“燕芩”做代理的商家就有36家。
一株花铺就何家村幸福路,马福良的幸福花让周边农户心动。为了让他们更好、更快复制成功,马福良成立了藏红花专业合作社,将将自己摸索出的一套种植经验汇编成十几页的《种植和培育管理指导建议》。在马福良的带动下,何家村周边新增350多亩藏红花,26户农户试水种植。
徒弟成师傅,发现新商机。在为外地一名徒弟指导藏红花种植过程中,马福良发现徒弟还在栽培灵芝,爱“尝鲜”的马福良决定用2亩地种植灵芝,从安徽买回18000株菌棒。针对同一块土地不能连续种植灵芝的难题,马福良创新采用盆栽灵芝,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盆栽灵芝
“按照一般的市场价,孢子粉可卖2500-3000元/斤,灵芝可卖500元/斤。” 马福良说,保守估计,这2亩地一共能收获孢子粉250斤、灵芝100斤。
幸福在田间流淌,眼下,马福良共流转了50余亩土地,藏红花、灵芝、水稻三种作物每年轮种。“等技术成熟,我还要成立灵芝专业合作社。”马福良眼里充满了憧憬。
你的美丽我负责!
领取方式:包邮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