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都有哪些病害症状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5:04:54
字号:

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都有哪些病害症状

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要看水稻得了什么病,不同病害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譬如:稻瘟病发病时可喷施3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40%克百菌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防治;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对稻苗喷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每5-7天施一次即可。

一、稻瘟病

1、危害: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2、防治:发病时可喷施30%克瘟散乳油500倍液、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40%克百菌悬浮剂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二、白叶枯病

1、危害:白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起在叶缘产生半透明**小斑,之后沿叶缘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远望一片枯槁色。

2、防治:发病初期可对稻苗喷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注意观察变化,视病情可5-7天施一次。在发病中期,可用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2%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5-7天1次,连用2-3次。

三、纹枯病

1、危害:纹枯病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通常会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

2、防治:在病丛率20-30%时施第一次药,隔12-15天施第二次药,天旱时病丛率40-50%时施药。

四、稻曲病

1、危害:稻曲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主要危害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2、防治:以预防为主,最佳时机一是全田1/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即俗称大打包或者大肚期时用药(约距出穗时间7-10天左右),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二是破口始穗期,一般提前3-5天用药。

五、恶苗病

1、危害:恶苗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轻者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2、防治:严格消毒种子,用50%的多菌灵100克,加水50千克浸种;或35%的恶苗灵120克,加水50千克浸种;或3%的生石灰水浸种48小时。

六、霜霉病

1、危害:霜霉病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叶片上发病,初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条纹,斑驳花叶。病株心叶淡黄,卷曲,不易抽出,下部老叶渐枯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缩。受害叶鞘略松软,表面有不规则波纹或产生皱抗折、扭曲,分蘖减少。

2、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90%霜疫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水稻四种常见病害的危害症状识别

纹枯病选用井冈霉素,氟环唑,或己唑醇,或噻呋酰胺或爱苗等药剂防治。稻曲病破口前10天左右,选用烯唑醇、氟环唑或拿敌稳喷药预防。穗期稻瘟病破口前3~5天选用稻瘟灵,或富士一号或春雷霉素或枯草芽孢杆菌或多抗霉素或井冈腊芽菌喷施预防

水稻是我们种植的常见作物,水稻分为早稻和晚稻,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容易出现病害。

那么水稻病害主要有哪些?发生症状分别有哪些表现?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水稻叶瘟病

一般于分蘖以后到齐穗前发生,由于栽培品种和气象条件不同,叶瘟有四种症状,除褐点型、白点型外在田间常见的有急性斑和慢性斑。

急性病斑为褪绿色,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慢性病斑呈梭形,纺锤形,一般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外层为**或淡**晕环,病斑两端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

2、水稻胡麻斑病

水稻胡麻斑病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褐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央呈**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晕环,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缘延伸的坏死线,在叶片上,病斑常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片提早枯死。

个别品种可产生方形病斑,初呈灰绿色作渍状,后变黄褐色,每片叶上有均勺不等几个斑点,即可引起叶片枯死。

3、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危害强,如叶片、叶鞘、茎、节、穗、枝粳和谷粒叶片感染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成纺锤形不规则形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大条斑,使叶片局发生坏死,不见菌脓。

叶鞘受害多发生在幼穗抽出前穗包上,病斑赤褐,短条状,后融合成水渍状,不规则大斑,后期组织坏死,轻剥开叶鞘,有黑褐色条状斑,剑叶发病严重时抽不出穗,镜检可见切口处有大量菌脓溢出。

轻者有不同程度的减产,重者绝收。

4、水稻赤枯病

受害植株矮化,老叶黄化,心叶变窄、直挺,茎杆细小,分蘖少而小,初期上部为深绿色或暗绿色,进而茎部老叶尖端出现边缘不清的褐色小点或短条斑点。

后发展成大小不规的铁锈状斑点。

以后斑点渐渐增多加密、扩大,叶片多由叶尖向基部逐渐变为赤褐色枯死,并内下叶向上蔓延,严重植株只剩下少数叶片保持绿色,远处望去,似火烧状,叶鞘与叶片症状相似,产生赤褐色至污褐色小斑点,以后枯死。

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害是必然的,但是作为种植户,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每一种病害发病症状,才能对症下药,有效防治。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关于水稻病害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9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