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杯”一般用来形容品酒(尤其是葡萄酒),指轻缓的摇杯中的酒,让酒液均匀地在杯壁上转圈。然后停下来,酒液达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迹略为鼓起,而酒杯的壁面上慢慢地形成向下滑落的Tear(泪滴)的现象。
这种“泪滴”象一条条小河,缓缓流下,在法文中则称之为Leg“脚”。其中,“挂杯”又分为“长挂杯”和“短挂杯”。
“长挂杯”和“短挂杯”:
一般而言,“长挂杯”指酒痕流的速度比较慢,代表着酒浓度、稠度或是酒精度高,品质好。
反之,“短挂杯”指酒痕流的速度比较快,品质较差。
比如说葡萄酒中,酒精含量或糖分较高的粘性较重,酒体厚重浓稠,与黑威士忌(一种非常醇厚的威士忌)一样会形成“长挂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挂杯”的认识,生活中用“挂杯”评判酱油、牛奶、茶叶之类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品茶必会的20个词
茶性
专指茶汤对口腔的刺激性,分为不同的香型,和不同的苦涩程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
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挂杯
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茶越好。
香气
指茶的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咽喉间感觉明显。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生津
指刺激唾液分泌。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甘韵
对甘甜感受的细致体察。
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烟熏味
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汤氲
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