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为什么要晒田?怎样晒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2:50:15
字号:

适时适度晒田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技术环节,一是能够促进后生分蘖迅速消亡,使养分集中向有效分蘖积累,提高分蘖成穗率;二是能够促进根部发育,提高根系活力,晒田后植株根数增多,黑根减少;三是可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使碳水化合物在茎秆和叶鞘中积累,增加茎秆、叶鞘中半纤维素含量,增加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四是可以疏通土壤空气,排除土壤中还原性有毒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稻米品质。

水稻为什么要晒田?怎样晒田?

(1)晒田原则。

水稻晒田应坚持“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晒田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晒田过早会影响分蘖,晒田过迟则影响幼穗分化,因此晒田应在水稻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进行。杂交品种分蘖能力强,应在分蘖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80%~90%时就开始晒田。这是由于晒田的前2~3天禾苗仍在继续分蘖,当晒田由轻到重时,分蘖才会停止。只有这样,才能将总的分蘖数控制在计划苗数内,达到晒田控苗的目的。(2)晒田时间。

晒田时间的长短要因天气而定,如晒田期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晒田的天数应少些;如气温低、湿度大的阴雨天气,则晒田天数应多些。另外,晒田还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灌区渠系配套情况而定,应避免晒田后灌水不及时而发生干旱,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3)晒田程度。

晒田的程度有轻重之分,轻晒田一般晒5~7天,晒到田中间泥土沉实、脚踩不陷,田边呈鸡爪状裂缝,水稻叶色稍为转淡为宜;重晒田一般晒7~10天,晒到田中间出现3~5毫米宽的裂缝,田边土略为发白,水稻叶色褪淡、呈青绿色、叶片挺直如剑为止。至于稻田晒到什么程度,还要因田和因苗而宜。一般是叶色浓绿、生长旺盛的肥田,以及冷浸田、低洼田、黏土田要重晒;而叶色青绿、长势一般、肥料不多的瘦田,以及高岸田、沙质土田要轻晒。因为冷浸田、低洼田、肥田、黏土田保水能力强,不易晒透,所以要重晒;沙土田、瘦田保水能力差,漏水性强,不宜重晒,要轻晒。

(4)晒田后的技术措施。

晒田之后,每亩追施2~3千克尿素作拔节孕穗肥,并要灌好“保胎水”,一直到抽穗前都不宜断水,做到水肥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水稻稳产、高产。

水稻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个部分。它的结果时间一般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在这期间水稻将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个种类。面对水稻在灌浆快要成熟或者已经成熟的时候,因为高温多雨天气和外界提供的适宜萌发环境将会造成水稻发芽,这个时候就应该尽早抢收,避免水稻减产。

一、水稻分成几个部分

1、水稻一般分成6个部分,分别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其中,它的根属于须根系,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种根,又被称作为出生根,这种根只有一条,是直接从培根发育而成的,在水稻的幼苗期来充当吸收营养的作用,在将来会慢慢的枯死。还有一类是不定根,又叫永久根,生长于茎基部的茎节上,其上还会生长出许多支根。

2、水稻的茎一般呈现为圆筒形,中空,同时茎上有叶,叶都生长在节上。茎的上下两节之间被称作为节间,茎基部有7-13个节间,这几个节间不伸长,称为蘖节。在茎的上部有4-7个明显伸长的节间,这些节间就形成了茎秆。

3、水稻的叶互生于茎的两侧,为1/2叶序。其中主茎叶数和茎节数一致,茎叶数目的多少与品种、生育期有直接的关系。

二、水稻什么时候结果

水稻的结果时间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在这期间水稻将分成为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其中早熟的水稻在每年的7月份上旬就能够成熟,约有9-13片稻叶。中熟的水稻都在9月份成熟,约有14-16片稻叶。而晚熟的水稻都到了每年的10月份才能成熟,这个时候稻叶数都会在16片以上。

三、水稻发芽了怎么办

1、水稻在什么情况下发芽

水稻发芽是在雨水多,穗部舒润时,通过3-4天的时间完成发芽。这是因为水稻在灌浆快要成熟,还有已经成熟的情况下,突发的遇到了高温多雨天气,从而将稻谷里的水分含量大大提高。这个时候外界还为其提供了适宜萌发环境的话,就会促使水稻发生穗发芽的现象。

2、发芽的水稻要如何处理

(1)水稻穗一旦出现了发芽的现象,那么就需要我们及时尽早的抢收。而穗发芽的稻谷都会有很高的含水量,要通过及时晒干来蒸发出发芽稻谷里的水分。倘若不及时晒干或者用烘干机烘干的话,?烧仓?、霉变等现象都会因为在贮藏期的发芽稻谷发生局部发热造成。

(2)如果在阴雨天气比较多的情况下,抢收的稻谷还应该出售给烘干厂在干燥的情况下集体烘干,以避免收获的稻谷在家里因为湿度问题而发芽。

3、怎样预防水稻穗发芽

(1)在种植水稻时,选用抗穗发芽的品种。

(2)应当合理的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水稻的品种和水稻的生育期来安排播种期,同时适当收割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3)需要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在分蘖期时施硅锌肥。但要注意的是,偏施氮肥会导致水稻出现贪青的现象,同时还会增加倒伏现象的发生几率。这个时候要适时、适度的晒田,间歇的灌溉促灌浆、成熟。

(4)出现有利于稻穗发芽的气候条件时,应该及时采取排涝、抢收等应对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7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