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和城北。
1、鹏蔬菜基地:位于昌黎县城南,占地面积达到6000多亩,是昌黎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以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
2、福田蔬菜基地:位于昌黎县城北,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生产大棚蔬菜和水果,以品质优良、口感鲜美、价格实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哪里有蔬菜种植基地
邮编:238000
和县地处皖东,长三角地区的边缘,皖江开发的最前沿,向为江淮水陆之要冲。左挟长江,右控昭关,天门峙其南,濠滁环于北,依十朝古都南京,濒九州米市芜湖,举目可眺钢城马鞍山。总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10镇,107个村委会、32个居委会。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10万。
和县区位优势独特。穿境或沿边缘而过的合巢芜、合宁、宁马芜三条高速公路构成金三角框架。乘车自县城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芜湖湾里机场均不到90分钟。“黄金水道”——长江流经和县境内65公里,有三处18公里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桥——芜湖长江大桥引桥即落脚在和县南端。南京长江大桥至和县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至和县北端只有5公里。已规划的马鞍山大桥将于2006年建设,其引桥在和县东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已形成,投资、旅游,方便快捷。
和县古老而又神奇。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了这片土地,三四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一具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掘,刷新了长江文明的历史,“和县猿人”的命名,将和县推向了世界。和县山川毓秀、名胜棋布,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疗疾的香泉、明太祖登临点兵的镇淮楼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和县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宋朝歌豪杜默、爱国诗人张孝祥、清朝文学家陈廷桂、当代草圣林散之、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中国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等均是和县之骄傲。
和县年轻而又富饶。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磷、白云石、石灰石、黄沙等矿产资源,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风吹进了这片热土,和县从此焕发青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篮子”;工业发展初具规模,开辟了乌江、历阳、沈巷三个工业园,构筑起造纸、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兴起,规划建设了中国国际香泉湖、天门山、霸王祠等重点旅游景区。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动态位次列全省第8位。一批有识之士纷至沓来,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如今,随着“东向战略”的实施,和县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梯度转移的现代工业制造基地、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区位独特,环境优越,劳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发展前景广阔。
自然地理
地理概况:
和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西北岸,地处东经118°04`—118°29`,北纬31°22`-32°03`,东与南京、马鞍山、芜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东北与南京市浦口区一桥相隔、南临无为县、西与含山县接壤、西北与全椒县毗邻,全县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36.4公里(窄处约17.5公里) ,总面积为141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万,下辖10个乡镇。和县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为长江冲积平原,沟河港汊纵横交错,水库、坑塘星罗棋布。沿江平原圩区土地面积占全县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岗地,土地面积占全县42.3%,最高山地海拔315米(如方山)。境内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阳河、得胜河、石跋河等五条河流,另有裕溪河、运漕河、滁河、驷马新河为南北各两条县界河。
气候概况:
和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
和县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28.1℃;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温度2.6℃。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3.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0℃,南北各地温度差异不大,但春秋两季温度升降快,冬夏温度变化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农作物生长期为230天、活动积温5021℃、全年无霜期259天、全年日照时数2126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9%、太阳辐射总量为119千卡/平方厘米。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067mm,南部多于北部,年无雨日250天左右,雨日多集中在6-7两月,初夏有梅雨,七、八两月多暴雨,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44%。降水年际变化大,据统计:大涝年(1991)年雨量达1990mm,枯水年(1978)年雨量只有406mm。年蒸发量1488mm,7月份最大,达204mm;元月份最小,仅52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各月相对湿度差异不大,且有自南向北减小的特点。
自然资源
和县素有“鱼米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0.38万亩,宜林面积为19.38万亩。该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发现的主要矿藏有煤、铁、磷、白云石、石灰石、建筑沙、地热、矿泉等十多个矿种。其中煤预计储量100万吨,磷矿为预计储量50万多吨,白云石预计储量为3亿多吨,石灰石预计储量10亿多吨。尤以建筑石料、水泥用灰最为丰富。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和县位列第38名。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和县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6月,和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淮南片区)。
2020年5月,和县上榜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主导产业为蔬菜。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和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6月,第二届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近日出炉,和县入选。
2019年6月,和县入选第二届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2016年12月,和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2月,和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和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97名。
摘要:中国蔬菜种植基地有哪些?中国四大蔬菜种植基地是:山东寿光是最大的蔬菜流通地、山东烟台市最大的蔬菜出口地、山东莘县是最大的蔬菜种植地、河北张北是夏季菜最大的蔬菜基地。另外,中国蔬菜种植基地的创办条件有哪些呢?中国蔬菜种植基地有哪些?
山东寿光是最大的蔬菜流通地
山东烟台市最大的蔬菜出口地
山东莘县是最大的蔬菜种植地
河北张北是夏季菜最大的蔬菜基地
中国蔬菜种植基地建立条件
一、备案基地基本条件和要求
企业应具有对备案基地的管理权,其备案基地应满足下列条件和要求:
1、连片并具有一定的规模,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0亩(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规模要求可适当放宽)。
2、周围应具有天然或人工的隔离带(网)。
3、周围没有化工厂、造纸厂、专业养殖场、垃圾处理厂、医院及污水排放管道等污染源。
4、有清洁无污染的灌溉水源。
5、设有固定的防盗设施、并有专人管理的农用物资存放场所。
6、有植保员专用工作室。
7、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工具及其它农用器具。
二、备案基地管理要求
企业应制定出口蔬菜备案基地有关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的管理。相关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基地管理员职责、植保员职责、田间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制度、蔬菜溯源制度。
三、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管理要求
企业应由专门的部门负责备案基地农用物资的管理,农药须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1、农用物资应从有资质的厂家(公司)采购,并具有完善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档案。
2、严禁存放和使用我国和进口国或地区规定在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3、企业应确认所使用农药的有效成分和含量,确保农药的质量。
4、农药应由基地植保员领取并负责按照农药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科学合理地施用。
四、备案基地植保员的条件和要求
备案基地应配有与种植面积相适应的植保员(每1个基地至少配备1名)。基地植保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和要求:
1、熟悉国内外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蔬菜、植保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及较丰富的农药使用知识;经过有关机构培训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或植保员证书。
2、负责基地环境卫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作物生长和状况和病虫害发生状况的监督管理。
3、负责对基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完善的记录系统和管理档案。
4、负责监督基地农药的施用及施药器具用后的清洗,并将剩余农药退回农药仓库,统一处理,做好记录。
5、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进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