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血止血 类 中药材》
( 20味 —— 木耳 、 大蓟、小蓟 , 槐角、槐花 、 白茅根、苎麻根、地榆、茜草、旱莲草、侧柏叶 , 马兰、荠菜、羊蹄、刺苋菜、马蔺子、萱草根、白石花、水河剑、落地生根)
《 木耳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平) , 药味 (甘) , 入经 (肝、脾、肺、大肠) , 功效 (止血、补气、养血,润肺、止咳、降压、抗癌) 。
《 大蓟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苦、甘) , 入经 (肝、心) , 功效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
《 小蓟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苦、甘) , 入经 (肝、心) , 功效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
《 槐角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 , 入经 (肝、大肠)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泻火) 。
《 槐花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 , 入经 (肝、大肠) , 功效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
《 白茅根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甘) , 入经 (肺、胃、膀胱)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
《 苎麻根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甘) , 入经 (肝、心、膀胱)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尿、安胎) 。
《 地榆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微寒) , 药味 (酸、苦、涩) , 入经 (肝、大肠) , 功效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 茜草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 , 入经 (肝) , 功效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 。
《 墨旱莲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酸、甘) , 入经 (肝、肾) , 功效 (凉血、止血、滋补肝肾) 。
《 侧柏叶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涩) , 入经 (肝、脾、肺) , 功效 (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
《 马兰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辛) , 入经 (肝、胃、肺、大肠)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 荠菜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甘、淡) , 入经 (肝、脾、膀胱)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平肝、明目) 。
《 羊蹄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 , 入经 (肝、心、大肠) , 功效 (止血、清热、利水、通便、杀虫) 。 特注 (有小毒) 。
《 刺苋菜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甘、淡) , 入经 (脾、胃、大肠)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 马蔺子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平) , 药味 (甘) , 入经 (脾、胃、肺) , 功效 (止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 萱草根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甘) , 入经 (肝、脾、膀胱) ,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特注 (有毒) 。
《 白石花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凉) , 药味 (甘) , 入经 (肝) , 功效 (凉血、解毒、明目) 。
《 水河剑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苦、涩) , 入经 (无) , 功效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
《 落地生根 》—— 药类 (凉血止血) , 药性 (寒) , 药味 (酸、涩) , 入经 (肺、肾) , 功效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拔毒、生肌) 。
了解一些化瘀止血的药物
5 血余炭
血余炭是人为发制成的炭化物,各地均有,收集头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1.5g-3g,外用适量。
6 藕节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秋冬二季采挖根茎,切取其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30-60g。亦可入丸,散。
7 艾叶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末花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生用,捣绒或制炭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8 炮姜
炮姜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又名黑姜,以干姜砂烫至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至棕褐色入药。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血。
用法用量:煎服3-9g。
身体血液的循环对于我们人体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们血液循环正常,那么才能够保证我们人体的健康,但是有朋友们在生活中也是会出现血液阻塞的情况或者是淤血的情况,这些情况对于我们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的服用一些化瘀止血的药物来缓解一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1、化瘀止血的药
化瘀止血药主要就是用一些温热的药物配合着一些其他药材混合,以此来起到温经通络和化瘀止血的作用,这些药物大多数都是属于辛散温通的药。血液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物质之一,这一些药物就是让一些淤血变得流畅,从而缓解一些疾病,在平时的日子中,运动是一种最为单纯和有效的活血方法,尤其是我们身体体质不好的朋友们,在生活中更是需要经常性的运动,当然,如果出现了外伤出血等这些情况,那么也是需要适当的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具有化瘀止血功效的药材。
2、化瘀止血祛斑的中药
藏红花是一种非常好的化瘀止血的药物,红花活血,还可以祛斑。中药中有一种叫做丹参的药物,它能够很好的通经止痛,对于女性调节月经不调和痛经闭经都有非常好的帮助。降香油,性温,辛,内服能够行血破瘀,外涂可以止血定痛,三七粉也可以用来治疗散瘀止血,对于帮助我们消肿和化瘀止血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我们不小心把身体磕碰伤了,那么适当的服用一些三七粉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疼痛。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许多的化瘀止血的药物,我们可以知道,生活中化瘀止血的药物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了血液循环阻塞或者是肿痛等等这些症状,那么适当的服用这些药物是可以很好的缓解病情的,还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