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有的地方也叫菜豆或四季豆,是农村种植最普遍、菜市场上最常见的蔬菜作物之一。芸豆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农作物,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钠等养分物质,同时也是一种高钾、高镁、低钠的农产品,比较适合有低血钾、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病情的人食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季大棚芸豆管理很重要,春季大棚芸豆管理要注意哪些?
1.适时掐尖
大棚芸豆与露地芸豆栽培环境条件不同,由于棚内气温较高表现生长速度快,容易出现株型徒长结荚少的现象。为了提高大棚芸豆的产量,采取掐尖的办法,可以调节芸豆上下枝蔓的合理布局。据观察,大棚芸豆从第三组叶片形成后,节间明显拉长,蔓子生长速度加快,根据这一点确定适时掐尖的时机。从第三组叶片现形后开始掐尖,可以控制主蔓的徒长,促进下部侧枝的萌发。相反,如果掐尖节位过高,主蔓生长旺盛得不到控制,侧枝萌发也很缓慢,侧枝出现后不必掐尖。但到了顶部距棚面20厘米高度时要及时掐尖,防止上部枝叶繁茂影响光照。
2.培育壮苗
芸豆冬春茬栽培,整个生育周期经历了秋、冬和春3个季节。整个过程的气候特点是由高温到低温,又到高温。冬春芸豆高产的关键在于掌握植株生长在低温期之前完成营养生长,在低温期缓慢进行开花、结荚的生殖生长,早春外界气温回升时产品可大量上市,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播种期的早晚关系到总产量的高低。据观察,播种期早,前期营养生长速度快,及早进入结荚盛期,正值低温寡照,由于营养供求矛盾较大,很容易造成植株老化,降低产量。播种期晚,低温到来之际,营养生长还没有完成,虽然减少了植株的营养生长量,早开花结果,但很容易形成小老苗,早春光照、气温适宜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结荚盛期。各地冬春茬芸豆栽培播期,根据发苗期、幼苗期和初花期的生长时间需50~60天,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最低气温在1月份出现,因此,在10月中旬播种比较适宜。
3.整地作畦播种
种植春架芸豆最好用冬闲地,冬前要深翻。芸豆根瘤内的根瘤菌虽然可以固定部分氮素,但是,要获得丰产,仍需要追施氮素肥料。同时,芸豆对磷钾肥料的反应敏感,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瘤菌的活动,起到以磷增氮的作用。据分析,芸豆开花期对磷、钾的吸收量多于氮的吸收量。因此,在芸豆栽培中,施足基肥,特别是增施磷、钾肥,是芸豆丰产的重要条件。基肥结合播前翻地施入。整地后,作成1.2米宽的平畦。
菜豆为喜温植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开花结荚适温为20~25℃,10℃以下低温或30℃以上高温会影响生长和正常授粉结荚。属短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严格,栽培季节主要受温度的制约。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春夏栽培;华北、长江流域和华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1、抓最佳节令、适时播种。在土壤温度10度时就可以播种,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种,亩播种量为6.5-8公斤,要求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
2、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亩施农肥1500公斤左右,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结荚期适当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每亩10-15公斤。
3、合理密植。要求作单垄或双垄高墒栽培,行距为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每亩1500-2200塘。可纯种或与玉米、洋芋间套种(2:1,4:1)。
4、搭架和去顶。在主茎高30-40厘米或出现5-6片真叶时搭架,架高2米以上;在株高50厘米左右时摘除技头。通过多次摘除新生枝头,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
5、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绿豆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