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5---10克,威灵仙6---12克,白花蛇3---5克,木瓜5--10克,防己5---10克,秦艽5--10克
,桑寄生10---20克,五加皮6--12克---------中草药学介绍的用量
独活的意思独活的意思是什么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 [1] 用药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蠡实为之使。 2.《本经逢原》: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药用配伍 1.风寒湿痹。该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风寒挟湿表证。该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3.少阴头痛。该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4.独活与桑枝:独活搜风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疗风寒湿痹功能增强,尤其是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
独活的词语解释是: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独活的词语解释是: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拼音是:dúhuó。结构是:独(左右结构)活(左右结构)。注音是:ㄉㄨ_ㄏㄨㄛ_。
独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草名。茎、叶皆有毛。羽状复叶。花五瓣白色。根可入药,有镇痛、发汗、利尿之效。古代以羌族地区出产者为最佳,故又名羌活。传说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又名独摇草。引《太平御览》卷九九二引《本草经》:“独活一名护_使者,味苦平,生益州。久服轻身。”晋王羲之《杂帖》之五:“石脾入水即乾,出水便_;独活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天下物理,岂可以意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独活》:“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他地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苏颂所_颇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独活》_释名_:“弘景曰:‘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曰独活。’《别_》曰:‘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曰独摇草。’”
二、网络解释
独活(中药)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关于独活的诗词
《药名一绝·独活他乡已九秋》
关于独活的诗句
独活他乡已九秋独活何缘独活他乡已九秋
关于独活的成语
活眼活现活神活现独清独醒活蹦活跳独行独断活龙活现活形活现独往独来活灵活现独是独非
关于独活的造句
1、结果在色谱中均能检出延胡索、独活。
2、中药治疗痛风有一定优势,在急性发作期,配合中药内服可收到奇效,常用中药有青风藤、络石藤、当归、羌活、独活、木瓜、牛膝、车前草等。
3、我希望今天我们会好好的相爱,请不要距我于千里之外,我只想让你好好的爱我,即使你死了,我也不会独活的。东北神汉。
4、独活的佛手柑内酯、欧芹酚甲醚、欧芹属乙素、花椒毒素等成分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和急性出血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5、通过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病原菌亦可侵染独活、羌活等药用植物。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独活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