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水稻增加产量的最关键时期,应当怎么管理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19:58
字号:

一、营养:

现在正是水稻增加产量的最关键时期,应当怎么管理

幼穗分化过程中,稻株根量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是碳氮代谢两旺的时期。生产上往往在抽穗前30至40天即第1苞分化期施肥,以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梗数增加。这个时期施用的肥料常称为“促花肥”。在抽穗前10至20天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施肥,可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时施用的肥料称为“保花肥”。

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两个吸肥高峰之一(另一个是分蘖期),必须满足养分供给。

二、温度:

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至30摄氏度,而以昼温35摄氏度,夜温25摄氏度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临界低温是15至18摄氏度,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稻穗发育的最高温度为40至42摄氏度。

三、光照:

它对幼穗分化关系密切,光照强有利于幼穗分化,穗分化时低温阴雨,日照少,或者禾苗封行过早,田间郁闭,都会造成枝梗及颖花的败育。

四、水分:

幼穗开始到抽穗,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为敏感。幼穗分化期要求田间最大持水量保持在90%以上,如果田间缺水受旱,不利于颖花发育。如果水稻受淹,稻穗也会出现畸形。

晒田结束后,禾苗将进入孕穗阶段。此时气温高,叶面积大,水分蒸腾多,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量大,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这一阶段,稻田需有水层,要严防脱水受旱。但长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又会引起土壤气氧气不足,对根的生长不利。因此在水源条件便利的地方,可采用灌水与落水相间的间隙灌溉法,达到养根保叶的作用,实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的目标。

1.水稻施肥规则

水稻终身对N、P.K养分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消费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辨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份额大体是2:1:3。 水稻吸收氮最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解,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

2.上肥技巧

农作物生长离不开肥料,所以上肥是生长过程的关键,水稻种植常用的上肥技巧有以下三种:

(1)攻前保后上肥法。

重施基肥,用量占总上肥量的80%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一般生育期短或早熟品种用这种上肥方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5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