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窑的历史文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3:13:30
字号:

据考证,马口的陶瓷业始于北宋年间。马口是个汉江边小镇,新石器期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马口最早叫“洗马口”,传说此地宛如一匹骏马躺在河边,而岭上有一清泉常年不息从马口中流出,当地人称之为“洗马口” 。又传三国时关羽从荆州途经洗马口,牵马到河中饮水后,将马系在一块大石上,洗马口从此改成了“系马口”。马口关圣村还留存着关帝庙。马口原有一条老街,地面用青石铺成,从正街一直延伸到横街和背街,总长约3公里。走在青石板路上,夏天不烫脚,雨天不湿鞋。街上车水马龙,商贾云集。马口有两个码头,一个上码头,一个下码头,里三层,外三层,不是车就是船,桅杆林立,基本上全是装窑货的货船,帆影无边,蔚为壮观。汉川当地有两句歇后语:马口的院墙——烂坛(湖北方言“烂”和普通话“乱”字发音一样,因此“烂坛”谐音的意思是“乱弹”或“乱谈”)。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指马口民居的院墙是用废弃的坛坛罐罐砌起来的,马口的院墙用烂坛堆砌,说起来和马口的陶瓷业兴旺息息相关;旧时此地乡民用芦苇生火烧窑,成天是天地散雾,老人便开玩笑说系马口发了火是窑烟——“谣言”,由此来描绘马口当时的繁荣。清代邑人曾写诗句“渺渺群山一水国,孤舟尽目泛清辉”赞美马口。马口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有铺局200多家,有许多专门经营马口窑的陶器坊,都是有名的老字号。抗战初期马口成为抗战后方,许多外地商人蜂拥而至,使此地商业更加兴旺。他们将马口陶器通过汉江入长江,远销至日本,韩国、东南亚和美国。最兴旺时汉川全县几万人,从事马口陶器业的就有几千人。到了民国时,马口窑新集周围的龙窑最多时达到36窑。

马口窑的历史文化

清代马口窑酒坛值钱吗

马口陶老字号大缸和双喜丰收茶缸。根据查询7788旧货商城网显示。

1、马口陶老字号大缸高46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37厘米,缸唇有缺,大字号旁有韩德兴三字印章。是五六十年代峰峰陶瓷厂出品的大缸。

2、双喜丰收茶缸?铜质地,双筒形。?托蓝底绘花叶,?笔简洁?,略有装饰意味。双喜丰收茶缸峰峰陶瓷厂五六十年代有生产。

清代马口窑酒坛不值钱。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马口窑位于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被誉为湖北陶都,是全国民窑中延续时间最长的窑口。马口窑以生产各类坛子著称,故又称坛子窑。马口陶器一般是坛、壶、钵、罐、缸、盆、烘炉等民间器皿,老百姓用来装米装水或被用来腌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5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