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植株的态势:水稻吸收硅肥之后会形成硅化细胞,而硅化细胞可以提高水稻的细胞壁的强度,这会让植株长得较挺拔、茎叶较直立;同时水稻的受光态势会有明显的改变,这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以及积累有机物。提高抗倒伏性:硅元素可以增强水稻基部的茎秆的强度,其抗倒伏能力可提高80%以上。
水稻的硅营养有哪些特点?
水稻施用硅肥有增产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和减弱蒸腾作用、硅与其它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使用方法:以硅肥为基肥与氮磷钾一起施用。对水稻植株的根外进行喷施,用高效速溶硅肥100克在水稻分蘖盛期喷施,连续喷施2次,一般可以增产5-20%,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一、硅肥在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1、硅肥在水稻的作用
(1)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的品质:稻田因为往年水稻在土壤中吸收了太多的硅,对硅的需求较大。而硅可以与水稻体内的果胶酸、多糖醛酸等形成比较稳定的硅酸混合物,形成保护层,增强了水稻抗倒伏能力,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增强。
(2)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水稻吸收了硅肥后形成硅化细胞,可以使水稻植株挺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光合作用,增加了稻谷的产量。
(3)增强水稻抵抗病害虫的能力:水稻由于硅化细胞的形成表层细胞壁加厚,所以增强了对病虫害抵抗能力。
(4)提高水稻抗倒伏和根系氧化能力:硅肥中的硅素能增强水稻植株根部的氧化能力,有效的防止了根部的腐烂,根部稳固增强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5)增强水稻抗寒抗低温能力:硅化细胞在水稻植株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的水分蒸腾,施用硅肥后水稻的抗寒抗低温的能力增强。
(6)活化土壤中的磷和提高水稻磷肥利用率:硅肥的施用可以活化土壤中的磷,使水稻吸收磷,提升了水稻对磷肥的利用率。
(7)改良土壤等作用:硅肥可以促进有机肥的分解,防止了水稻因土壤而发生的病虫害。
2、使用方法
一般硅肥作为基肥与氮磷钾结合施用,喷施在水稻的根部,在水稻分蘖盛期亩喷施高效速溶硅肥100克,连喷两次,水稻的增产效果较好。
二、什么时候喷施比较好
水稻在分蘖抽穗期吸硅能力最强,需硅量最多,其次是移栽分蘖期水稻吸硅能力最低,可将硅肥以基肥施用,也可以作为追肥在分蘖期前施用。
1、移栽分蘖期:吸硅量仅占水稻总吸硅量的8%,水稻吸收硅较低。
2、分蘖抽穗阶段:吸硅量占水稻总吸硅量的58.41%,水稻对硅的需求量增大。
3、分蘖期后吸硅量占总吸硅量的58.41%,水稻对硅的需求量达到上升阶段。
4、生长后期:吸硅量仅占总吸硅量的33.05%。
在我国一些红砂岩发育的水稻田或一些河流冲积物发育的砂质田,水稻常出现稻脚不清、稻叶披散的现象。又如一些山区、山垅田稻瘟病很难控制。据多年研究,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水稻缺硅有关。
水稻是一种含硅量很高的作物,稻体含SiO2高达10%~20%,故有硅酸植物代表之称。早在1926年Sommer提出了硅与水稻生育有关,认为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但由于没有无硅的培养条件,因此,硅的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不大,到50年代日本开始了应用研究,60年代推广施用硅肥。随着除硅技术的发展(现可达10-10),硅的营养作用的研究才得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