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e Mei Ban Biān Lian
英文名Omei Angiopteris, 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Angiopteris
别名 观音莲、半边莲、峨眉莲座蕨
来源
药材基源: 为莲座蕨科植物峨眉莲座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giopteris omeiensis Ching2.Angiopteris petiolulata Ching3.Angiopteris sinica 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去叶柄与须根,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峨眉莲座蕨,多年生草本,高1.5-2m。根状茎肥大,肉质,圆球形。叶片纸质,长达80cm,二回羽状,羽片7-9对,互生,斜向上,长30-45cm,中部宽13-20cm,向基部稍狭,羽柄长3cm,单数羽状,羽轴向顶端无翅;小羽片约20对,基部的长5-8cm,上方的小羽片长7-11cm,宽8-13mm,线状披针形,淅尖头,基部略为心形,不对称,有长约2mm的小柄,过缘有圆锯齿,先端有尖锯齿。叶脉开展,单一或二叉分枝,较明显。中脉下面稍有鳞片疏生,干后上面为褐绿色,下面为黄绿色;叶具长柄,粗如中指。孢子囊群长圆形,由11-15个孢子囊组成,彼此接近,生于叶背面近边缘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林下、沟谷中及灌木林下阴湿处。
2.生于山麓沟谷中。
3.生于海拔650m处林下沟谷中。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
性味苦;淡;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 除风湿;利小便;清热解毒;止咳嗽。主风湿骨痛;肺病热咳;腮腺炎;小便不利;血痢;痈肿热毒;蛇咬伤;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浸酒。外用:适理,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半边莲的全草。其味辛,微苦,性平。功能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水肿、黄疸等病证。 [成分药理]我国半边莲属植物有19种,可供药用的有13种。半边莲主要含半边莲碱(亦称山梗菜碱),其次还含有去氢半边莲碱(山梗菜酮碱)、氢化半边莲碱(山梗菜醇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黄酮类、菊糖、琥珀酸钠、延胡索酸、对羟基苯甲酸钠和酚类等。还含有皂甙、氨基酸等。动物试验证明,半边莲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试验证实其对小鼠肉瘤37细胞有抑制作用。半边莲碱可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对氧的摄取。除抗肿瘤作用外,半边莲类生物碱有中枢兴奋作用,是重要的神经胆碱受体激动剂,它还有利尿、利胆、抑菌、抗炎、抗蛇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半边莲临床广州用于治疗各种癌症,以复方应用为多。1.肝癌合并腹水林氏报道,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21例。以活血利水法为主,重用半边莲每副30g,同时辅用西药及对症治疗等措施。结果:显效(腹水消退、症状改善)15例,有效(腹水减轻、症状稳定或改善)4例,无效2例。林氏还报道,用扶正软坚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4例。对有腹水或下肢水肿均在扶正软坚基础上选用利水中药,重用半枝莲30g,证实对改善患者低热、纳差、肝病、腹胀和减轻腹水等均有较好疗效。治疗后半年、1年、3年、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7.3%、59%、15.9%、6.8%。2.肺癌于氏报道,疗晚期肺癌30例,在辩证基础上各型均加用半枝莲30g,每日1副,水煎服,并加服西黄丸。治疗结果:延长生存期4~6个月17例,6~12个月5例,1~2年5例,2~3年3例。张氏报道,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晚期原发性肺癌34例,各型均选加半边莲等抗癌药,煎剂每日1剂,治疗4个月。结果:部分缓解1例,稳定30例,恶化3例。生存1年27例,1年以上6例,2年以上1例,死亡6例。此外,半边莲在治疗大肠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骨髓瘤、脑瘤等方面亦见报道。如高氏报道,曾以单味半边莲治疗大肠癌,取得较好疗效。罗氏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95例鼻咽癌。采用三步治法,在放疗阶段均用白莲解毒汤(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等)内服,对放疗后阴虚火旺型亦用白莲解毒汤加味,后期辅以扶正巩固治疗。结果:生存5年以内42例,占44.4%;5~10年38例,占40%;10年以上15例,占15.6%。合计5年以上生存率55.6%。复发13例,其他脏器转移6例,周氏报道,以汤剂基本方半边莲复方(党参、黄芪、茯苓、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加虎七散内服,每日1剂,治疗食道癌32例,胃癌18例。治疗结果:生存或(从治疗日开始计算)超过6年者2例,3~6年者4例,2~3年者5例,1一2年者25例,6~12个月者10例,6个月以下者4例,获较好治疗效果。刘氏报道,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0例。药用半边莲复方(仙鹤草、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内服。治疗结果:目前存活6例,其中显效2例,缓解3例,无变化1例,最长已存活5年;死亡1例。刘氏报道,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00例,药用肿瘤I号和肿瘤Ⅱ号方,均为以半边莲等抗肿瘤中药组成的复方。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28例,有效26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64%。在疗效上I号与Ⅱ号方未见明显差异。[毒副反应]一般剂量的半边莲制剂经动物实验,对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也未见显著器质性变化。临床半边莲煎剂口服,即使长期应用,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这可能与其吸收较慢而消除较快有关。因有山梗菜碱样作用,故半边莲制剂注射时,少数病例有头昏、汗出等反应。半边莲碱注射给药过量时,可致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呕吐、惊厥、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等严重反应。但因其作用时间短,真正发生危险者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