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漳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
"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唐诗人韩愈有诗描绘:"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从周秦到隋唐,尽管山西已出现一些大商人,但比较其它地方商人,并无突出地位,无一定组织.还未形成一种商人势力。
宋代"蜀南、南商、北商等都是有名的地方商人,其占近世商业中坚的山西商人、徽州商人,也大体在这时显出身手。
"宋代,山西地处北东边防,宋王朝所需战马大都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而辽更需要宋的手工业制品。
公元996年在山西"边州置榷场,与藩人互市,"而"沿边商人深入戒界"进行贸易。
后来赵宋王朝怕危及自己的政权,曾几度下令闭市,但是事实上无法办到。
元代.虽然战争对工商业有一定破坏作用,但是元朝政权结束了宋、辽、金的割剧局面,特别是元代驿站的完备,使商业活动的地域扩大了。
从《马可波罗行记》可以看到"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
晋商的兴起,首先是明朝"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次,山西矿产资源丰富,手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当时已初具规模,这又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晋商逐步走向辉煌;此外,由于晋南一带地窄人稠,外出经商成为人们的谋生手段,晋中商人当时已遍及全国各地,北京城曾流行这么一句话:"京师大贾数晋人"。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利益,晋商的商业组织开始出现。
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朋合营利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的出现虽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其重要标志就是会馆的设立。
会馆刚开始是为联络同乡感情的,到后来发展成为维护同行或同乡利益的组织。
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
世界经济史学界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
商业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富,而且也改变了当时人们多少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他们都说"家有万两银,不如茶庄上有个人"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
茶庄票号正是当时非常热门的行业。
这一时期,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晋商称雄过程中,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
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
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
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
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
当然这是后话。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
晋商的辉煌人物有乔致庸等。
晋商由于种种原因在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衰落了,山西也开始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变的较为平淡,勉强说来自山西的商人也只能说一下孔祥熙、李彦宏、陈年和郭台铭了 。
晋商文化也没有被很好的保留,以致山西在全国范围来说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后金政权与晋商的关系
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
据《清实录》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
山西商人对清统治者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配合作用。
后金崇德三年(1637),皇太极曾命满族贵族带领100名内地汉族商贾,携带货物到归化城贸易。
清兵入关,军费支出猛增,财政十分困难,对此,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因此,后金政权对山西商人多采用招抚政策。
顺治初年,清 *** 将山西旅蒙富商范永斗召为内务府皇商,人在内务府,赐产张家口,受朝廷委托,往来关内外,岁输皮币内府。
清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及历朝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大都得到过山西商人的财力资助。
康熙中叶,清 *** 在平定准噶尔部封建主骚乱期间,曾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
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
这些“旅蒙商”绝大多数是清廷命名为“皇商”的山西商人,还有一部分是直隶(河北)等地的汉族商贾。
他们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
当然,清 *** 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
清 *** 与商人这种非常形式的结托关系,自然对清 *** 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相当影响。
清代晋商的发展及衰落
清兵入主中原后,蒙古地区归入清王朝统治,归代城商业开始蒸蒸日上。
康熙中年,山西商人进入外蒙古草原贸易,松辽平原和内外蒙古草原,成为山西商人贩运贸易的新市场。
当时,蒙汉贸易必须经过张家口和杀虎口(后改归化城),俗称东口和西口。
张家口的八大家名商都是山西人,其中最大的企业是祁县人范家开设的“兴隆魁”,这个商业性的企业有职员 290多人(有的则说共有职员1000人左右),是清代中国对外蒙和俄国贸易的第二大型企业。
在对蒙贸易的西口——杀虎口,山西的行商经常在大青山和西营一带贸易,并得到清 *** 的特殊照顾,获得了很高的利润。
这些行商会说蒙语的被称为“通事行”,其中最大的“通事行”就是山西人开办的“大盛魁”,从业人员达六、七千人,人们曾形容“大盛魁”的财产能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从库伦到北京铺一条路。
在宁夏,著名的大商号多是万荣、平遥、榆次、临猗一带的山西商人开办,宁夏的名药材枸杞半数掌握在山西人开的“庆泰亨”手中。
在青海,山西商人以西宁为根据地活动于各州县。
在北京,粮食米面行多是祁县人经营;油盐酒店多是襄陵人经营;纸张商店,多是临汾和襄陵人经营;布行多为翼城人经营,鲜鱼口以西有布巷,全为翼城人;北京至今留有招牌的大商号“都一处”、“六必居”、“乐仁堂”等都是浮山、临汾等山西商人首创和经营。
此外,山西商人还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贸易和经商。
广州的濠畔街,多数房子是山西商人修建的。
“广生远”、“广懋兴”、“广益义”等实际都是山西人在广州开设的企业。
由海上出口茶叶,比如运往印尼的茶,都是由山西人在产地收购,运往广州,由潮帮商人从山西商人手中购进再转运南洋的。
至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扬州的盐商、江西和福建和茶商以及由长江口出海与日本的贸易,也数山西人最为活跃。
山西商人还开拓了国外市场,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
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榆次常家从中国输出夏布,从朝鲜输入人参,被称作“人参财主”;介休范家,几乎垄断了对日本的生铜进口和百货输出。
在清朝统治期间,能够兴旺发达二百余年的商业世家,最有名的是:榆次的常家、聂家、太谷的曹家,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介休的侯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
他们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贷者,又是大地主,都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本。
清代晋商衰落自身、内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明清晋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
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代又因为清 *** 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
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 *** ,为封建 *** 服务而兴盛。
但当封建 *** 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
如志成信票号,庚子事变后,曾将资本运往南省放贷,但辛亥革命中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
而清廷提银刻不容缓,结果账面上有应收银 400万两,有应付银 200万两,但实际上已无法周转,被迫倒闭。
民国初年,债权人大多在山西太谷、平遥、祁县坐索欠款,财东因票号损失惨重,已无力偿还,只能卖房卖地,甚至逃匿他乡,有的还沦为乞丐。
2、“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
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
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
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
此谓“大褥套”是指形同褥子的布套,也可搭在牲口背上供人骑坐。
这句民谣反映了晋商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其商业资本是不利于向近代资本发展的。
3、墨守成规,思想保守。
如前所述,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
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
4、近代企业的投资见效周期过长。
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平阳黄汤茶产自哪里
温州茶游精品线路对于很多游客来说确实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浙江山川秀美,盛产各种茶叶。这些古老的茶叶运输路线流传至今,成为著名的旅游路线。以下是温州古代茶游路线列表。
第一天:乐清:芙蓉镇绿芙茶园-金竹尖景区-能仁寺、能仁茶休闲园-雁荡山庄或景区民宿。
芙蓉镇绿芙茶园
从芙蓉符晓和麦溪的绿芙茶园看去,这个花园风景如画,有修剪整齐的茶叶店和坡度平缓的茶园。走在其中,犹如徜徉在绿波之中。
金竹尖景区
乐清金竹剑刘摄
茶园附近是著名的金竹尖农业观光园。公园拥有独特的风景,四季鲜花环绕,群山环绕,空气清新,绿色覆盖。5月,马鞭草、金鱼草等美丽的花朵盛开,是体验农民纯朴自然的理想场所。
芙蓉烧饼
到了芙蓉之后,芙蓉麦饼这种特色美食自然是要去尝一尝。莲花麦糕是芙蓉当地的特色小吃,当地还有一个制作麦糕的配方:“麦糕好吃,技术好,难学三关:一关和面水,二关配料咸淡,三关烤火。和面时要用鸡蛋当水,洋葱、肉、盐、蔬菜要分门别类。”
能思
都说名山必有名寺,千年能仁古寺就坐落在雁荡山,显得格外庄严宏伟。徜徉在层层雕梁画栋中,你已经进入了禅意的境界。
能茶艺休闲园
能村位于雁荡山大龙瀑布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雁荡山毛峰的重要产地。村里有一个专门陈列雁荡毛峰的文化科普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茶文化。
雁荡毛峰
叶锦涛摄
雁毛峰,又名雁茶,产于龙湫背上。生长在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形成了《毛峰》中典型的清甜幽香的品质。雁鸣自古以来就是朝廷的贡品。雁荡山毛峰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将绿色烘焙技术与油炸绿色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茶叶具有“外形肥绿,白毛外露,内部香气浓郁,滋味鲜爽”的特点。
第二天:乐清平阳:大龙瀑布景区——董芳景区——方鑫青鹅茶业制茶——前往平阳——紫九茶博园。
大龙奥特姆
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瀑布,犹如雨季咆哮的银龙。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瀑布对面的长虹。这个瀑布是中国最大的。水量稍微小一点的时候,就有另一种意境了。一条白练倾泻而下,缥缈如丝,大龙瀑如小龙女发带,飘来飘去。
董芳
石摄
董芳,顾名思义,以“洞”而闻名。因为造型独特,空间大,所以很惊艳。湿度刚刚好的时候,还可以偶遇方洞独特的云海景观。云何存灵山,晨满纷争。雨后,阳光明媚,雾蒙蒙的,像一个雾蒙蒙的仙境。淡淡的云朵慢慢聚拢,不一会儿云海聚拢。云卷云舒,天空之桥在云海中时隐时现。
芳绿岩茶业
乐清方鑫鹭燕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灵岩景区观音峰脚下。茶园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云雾镇,一树一枝,吸纳天地灵气,一芽一叶,浸日月精华。群山之乡,香灰之乡,富含微量元素,造就了方鑫吕燕牌雁荡山毛峰的品质精髓。
子茶袁波
九岔博览园位于黄的故乡平阳县。它供应紫九平阳唐璜茶,紫九红茶,紫九绿茶和其他茶产品,以及特色糕点和水果小吃,以及亲
第三天:平阳:南雁荡山-南岩开心农场-平阳唐璜茶博园(朝阳山田芸茶园)-前往苍南。
南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西部,是一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分为东西洞景区、顺溪景区、峰景区、碧海天成景区、赤岩山景区五个景区。景区有山之利,景因水而成,山因水而活,水随山转,山明水秀。它以秀溪、游洞、奇峰、景岩、银瀑、石板等六大自然景观而闻名。
南燕开心农场
开心农场包括户外拓展园、种植园、休闲观光园、农耕体验园、综合服务中心。其中,户外拓展园包括滑索、滑沙、cs野战基地、卡丁车公园、森林探险、烧烤、野餐、露营基地,并拥有500人同时用餐的生态餐厅和15间度假木屋。
黄汤平阳茶园(朝阳山田芸茶园)
朝阳山田芸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30个茶园之一,海拔约700米。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多雨多雾,水源丰富,山峰起伏。平阳唐璜茶树种植在开阔丘陵的缓坡上。抬头望去,周围的群山中有一片片的茶园,就像山野的绿色地毯。满山都是绿色和春色,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云卷云舒,层层茶园梯田,蓝天下,山谷中,宛若仙境。
有——唐璜茶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新联村、田芸茶园及其周围的群山组成。这里是平阳唐璜的发祥地,拥有田芸茶园、紫九茶叶基地、古茶树遗址、新联畲村等旅游资源。
第四天:苍南:矾山景区——茶遍天下——生态老式茶叶基地(采茶体验)——天湖景区户外拓展基地——前往泰顺——沿途参观五峰茶园。
矾山风景区
苍南县矾山镇,位于浙江省南部边境,东海之滨。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矿业集镇。它的明矾开采和提炼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被誉为世界明矾之都。这里有丰富的工业历史遗迹,包括明矾冶炼遗址、采矿洞穴、福德湾矿工村以及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茶天下
通天下茶馆位于海拔800多米的鹤顶山。年平均气温13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这里空气清新,茶树成片。茶楼是对鹤顶山国营茶场旧厂房和仓库的改造和重建,打造温州首家集“休闲、体验、观光、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中心。
生态老土茶基地
苍南山地的火山土壤富含钾、钠、铁、镁、铜、锌等多种矿物质,特别适合种植老式茶叶。半山腰,9000亩老字号茶园被评为全国30个省份最美茶园。
天湖景区户外基地
苍南鹤顶天湖拓展基地是一个集拓展、餐饮、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户外旅游项目。白天可以组队在有原生态景观场景的丛林CS区享受血战,在刺激的高空拓展区挑战自我,完成各种高空项目,带孩子去有趣的儿童乐园区寻找快乐,饿了可以去充满田园烟火的农家土灶烧烤区,自己准备好吃的,沉浸在5D影院让大家享受生活。
五峰茶园
孙新建
五峰茶园位于苍南县桥墩镇,群山云雾环绕,海拔300-600米。四季分明,冬暖夏凉,独特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的空气有淡淡的茶香,有一种山中的通透感。对于本地和外国的茶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四郎桥
师旷北建桥摄
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至今仍有34座造型各异的廊桥,其中代表有四喜“姊妹桥”、北建桥、董熙桥,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廊桥”。
北建桥四翼高如大鹏之翼,气势如虹。桥边的千年香樟和乌桕树掩映着北建桥,景色美不胜收。
董熙大桥,两翼飞挑,像一条盘龙卧波。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美丽轻盈,婀娜多姿。
东《采茶舞曲》纪念馆
周大丰《采茶舞曲》纪念馆分为16个板块,详细讲述周大丰的人生轨迹和《采茶舞曲》的创作经历和感人故事。除了周大丰先生珍贵的历史照片外,纪念馆还收藏了他生前使用过的50多件乐器、著名音乐作品、生活用品等物品。
派社区泰隆牛俊洋茶场
被誉为“中国醉美茶园”的泰隆牛俊洋茶园,是中国著名音乐人周大丰创造《采茶舞曲》聚会体验的地方。茶园常年云雾环绕,日月洁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生产的茶叶以水多、毛白、香高、味醇著称。
泰山北巷
三杯香采自泰顺山区茶树嫩绿的芽叶,精雕细琢。经三次酿造,仍以余香著称,故有“香高、味醇、泡久”之称。
其外观细腻,前芽外露,色黄绿相间,似莲子芯,香味幽静,含绿豆香,味浓。三杯香以其“三黄绿”特征而闻名,如灰绿色黄绿,汤黄绿,叶底绿色黄亮。
平阳黄汤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阳黄汤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平阳黄汤茶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特产。平阳黄汤的品质特点是,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品,叶底芽叶成朵匀齐。平阳黄汤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阳黄汤,亦称温州黄汤,属于六大茶类黄茶类中的黄小茶,与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知名黄茶齐名。原产于平阳、泰顺、瑞安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所产为最佳。
平阳黄汤清明前开采,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大小匀齐一致。平阳黄汤制造分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五道工序。平阳黄汤产品总体特征为:外形色黄,白毫显露,俗称白心黄叶。具体表现为:外形细紧纤秀匀整,色泽黄绿显毫,汤色杏黄清亮,滋味甘醇爽口,香气香高持久,叶底嫩黄明亮匀齐。
平阳黄汤是浙江的传统名茶,向以“黄叶黄汤”、“浓而不涩,厚而甜醇”,博得消费者的喜爱。2010年,由林平、卢立浣、陈积柱共同研发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14年,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申报的“平阳黄汤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平阳黄汤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水头镇、鳌江镇、山门镇、腾蛟镇、昆阳镇、万全镇、南雁镇、顺溪镇等8个镇及42个村,北至瑞安市,西至文成、泰顺县,南至苍南县。地理座标为东经120°24′~121°08′,北纬27°21′~27°46′。全县陆域面积1051.17平方千米,保护区范围面积为971.5平方公里。2012年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平阳黄汤茶是选用平阳特早茶或本地群体种等茶树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特定加工工艺精工细制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品质优异,风味独特。干茶色泽嫩黄、汤色杏黄明亮、香气香高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匀成朵。其典型特征:汤色杏黄明亮。(2)理化品质指标平阳黄汤茶的独特成分:干茶水分≤6%,总灰分≤6.5%,碎末茶≤2%,粗纤维≤14%,水浸出物≥38%。(3)安全要求平阳黄汤茶质量安全要求按GB2762和GB2763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