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阳汤
1、苁蓉羊骨汤
材料:肉苁蓉30克,羊脊骨1斤。
做法:肉苁蓉洗净切片,羊脊骨砸碎备用,葱白洗净。将羊脊骨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葱白、黄酒,大火煮沸,叙煎煮2~3小时成汤,加入食盐等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方子治疗肾虚精亏、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效果很好,蒙古草原上的人常用。羊脊骨能补肾益精、强筋壮骨;肉苁蓉又名“苁蓉”,能补肾阳、驱寒气、益精血,有“沙漠人参”的美誉,对男性健康极好。
2、黑豆排骨汤
材料:黑豆50克,排骨200克。
做法:黑豆最好提前用清水泡一夜;排骨洗净切块;凉水将排骨下锅,大火煮开;开锅后,用大火煮30分钟左右,撇净浮沫;加入黑豆,再煲2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黑豆性平味甘,有活血清热、补虚乌发的功能。排骨也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滋阴壮阳、益精补血。因此,常喝这道黑豆排骨汤,可以补肾养血,对头发有一定的滋养效果
牛鞭补肾汤
来源《古今医鉴》[1]卷十。
组成极乐牛鞭、鲜香菇、板栗、当归、人参、花椒、姜片、大葱。
用法水熬,吃肉喝汤。
主治阳痿早泄,肾虚腰痛。
2黄锦芳方编辑
药物组成制附子、茯苓、半夏、木香、牛膝、补骨脂。
处方来源《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
方剂主治右胁作痛,咳嗽头痛,嗽必努力,痰清稀者。
3中医饮食补肾编辑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紫香麻
紫香麻5-7克,水煎服,日1-2剂,阳痿、早泄、遗精轻30日愈,重2-3个月愈。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1]
4相关配方编辑
《三因》卷七
来源《三因》卷七。
组成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黄耆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沉香4钱,木瓜1两半,羌活半两,甘草(炙)1分,芎?1分,紫苏3分。
加减呕,加半夏半两,生姜7片,添水作1盏半,煎服。[1]
功效温脾补肾。
主治寒疝入腹,上实下虚,小腹(疒丂)痛,时复泄泻,胸膈痞满,不进饮食。
制法上锉散。
用法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气阴两虚,风寒袭入经中,筋脉失所营养,故虚疝时发,倦怠欲睡。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益卫,附子补真阳以御邪,白术健脾元以运化,川芎行血中之气,小茴散经中之寒,茯苓清治节,甘草缓中气,羌活散气分之风寒,苏叶散血分之风寒,沉香降逆气以平疝,生姜温胃气以除疝也。水煎温服,使阳气内充,则风寒解散而筋脉得养,虚疝自平。
《仙拈集》
卷一引《汇编》
来源《仙拈集》卷一引《汇编》。
组成熟地2两,山萸肉3两。
主治肾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
用法水5碗,煎1碗,加肉桂3钱,再煎至7分,空心1次服完,1日1剂。10日即愈。
加减食物下喉即吐者,去肉桂,加麦冬3钱煎服,10日即愈,后服用六味地黄丸2月。
《圣济总录》
卷五十一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组成磁石(绵裹)2两半,五味子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耆半两,生姜半两,桂(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玄参半两,羊肾1具(去脂)。
主治肾虚厥寒,面黑耳枯,脐腹冷痛,倦怠。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作5剂。
用法每剂以水5盏,煎取3盏,去滓,分3次温服。
5羊肉汤编辑
羊肉、枸杞、胡椒粉。调理方式:将羊肉洗净后切碎,放进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熬煮,等肉煮熟时,加入枸杞继续将羊肉煮至烂熟,接着放入葱、姜、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保健功效:补肾壮阳、养血益精。适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肾虚阳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老年体虚等病症患者。[2]
6山药汤圆编辑
材料:山药、糯米、红糖、胡椒粉。 调理方式:将山药研磨成粉末,放进蒸锅里蒸熟,再加入红糖和胡椒粉做成肉馅。将糯米浸泡片刻,磨成糯米粉,再将山药馅和糯米粉做成汤圆放进锅里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补肾。适用于肾精亏损、脾虚少食等病症患者。[2]
7双耳汤编辑
材料:黑木耳、银耳、冰糖调理方式:先将木耳和银耳以温水泡发,清洗干净后一起放到蒸碗里,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放到蒸笼中蒸熟即可保健功效:补肾、滋阴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气喘及高血压、血管硬化、眼底出血等病症患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