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常见中药的保存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1:39:15
字号:

1、含淀粉类药材 山药、贝母、泽泻、葛根、大黄、北沙参、明党参等中药材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这类药材保存通常要用双层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石灰缸、罐或坛内贮藏。

四类常见中药的保存方法

2、含糖分类药材 党参、天冬、知母、玉竹、地黄、黄精、枸杞子等含糖类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以致遭受霉菌侵染而发生霉烂变质。因此,这类药材应先进行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内,放置在密封的缸、瓶、罐、坛内贮藏,也可将塑料袋密封后放置在冰柜内冷藏。

3、含挥发性物质药材 细辛、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等药材多含挥发油,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而导致质脆易碎。因此,这类药材宜选用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包装,袋中放入少量木炭,置于避光、干燥处贮藏;也可置于容器内密封贮藏,以防潮、防干燥走油,防虫蛀霉变。

4、果实、种子类药材 杏仁、巴豆、芡实、核桃仁、柏子仁、莲子肉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分,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油分容易渗出,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迹,引起变质、腐坏和走油。因此,这类中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置于陶瓷罐、金属盒、玻璃瓶内贮藏。

中草药有保质期。

尽管中药材并没有相关保质期规定,但并不能说明中药材就可以无限期地保存。有些市民认为中药材越陈越好,甚至盲目收藏,这是一种误区。中草药在保质期内,且采用了适当的保存方法,才能真正保质。

一旦中草药质量下降,药效降低,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自然无法“保值增值”,收藏也毫无价值。只有通过适当合理的保存方法,才能让中药材保质。

大部分常见中药材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像冬虫夏草、人参等高档中药材,可以放在冰箱零下5度的环境内储藏。不过,也有一些中药材确实越陈越好,像陈皮等中药材,一般需要存放5年以上,药效更佳。

大部分中药材最好趁早食用,一旦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养生作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不要做“囤药族”,中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

扩展资料

1、草本药物饮片保质期2年

草本药物一旦制成了饮片,药效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其保质期不应超过2年。

就拿人参这样的草本药物来说,草本药长在地里的时间越长可能效果越好。但一旦被挖出来,制成了饮片,药效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存放1年以上,有效成分丢失20%~30%。

大黄存放5年以上,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就会全部失效。当归、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黏糖成分,虽然不容易被虫蛀,但时间一长极易“走油”,就是表面会出现油一样的物质,这样的中药就完全没有了药效。

2、木本药物保质期4年

木本药物的保质期可以长至4年。但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一些药材的储存时间长了,虽然外观上没有变质现象,但疗效却会降低。

薄荷、藿香紫苏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储存过久,香气的散发就会严重影响药的质量,从而降低疗效。

中国张家界-中药材也有保质期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4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