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广丝苗(粤审稻202000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丰产性好,千粒重22.4~23.6克,平均亩产500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建议我市各县(区)早、晚造大力引进推广种植。
2、南油丝苗(粤审稻2020001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29天。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丰产性好,千粒重23.1~23.7克,平均亩产490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建议我市各县(区)早、晚造大力引进推广种植。
3、广油占(粤审稻2020000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7~130天。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丰产性突出,千粒重22.7~23.5克,平均亩产500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3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适宜我市各县(区)早、晚造引进推广种植。
4、新粤占(粤审稻202000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8~130天。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丰产性突出,千粒重23.5~24.3克,平均亩产525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适宜我市各县(区)早、晚造引进推广种植。
5、广黄占(粤审稻202000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6~129天。在我市种植表现为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中强,丰产性突出,千粒重24.3~25.4克,平均亩产515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适宜我市各县(区)早、晚造引进推广种植。
6、华航59号(粤审稻20200018)
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于2020年引进我市种植,早造全生育期124~128天。在我市种植表现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强,丰产性较好,千粒重22.8~23.1克,平均亩产490公斤。
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力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