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广彩瓷。
顾名思义,所谓织金彩瓷,就是在各种白胎瓷器的釉上绘上金色花纹图案,仿佛锦缎上绣以色彩绚丽高雅华贵的万缕金丝,然后用低温焙烧而成。作为广州彩瓷初期产品的珐琅彩,以其高贵艳丽的特色,备受中外富豪贵族的喜爱,清廷列为贡品,外国一些王室贵族派官员专程来广州求购。
后来干脆由欧洲商人带来彩瓷图样由中国商人按要求制造,专供出口。那时广东商人从景德镇运来瓷坯,采用江西粉彩技艺仿照西洋彩画的方法加以彩绘,再焙烧而成。
后来广彩艺人继承明代彩瓷的艺术特色,吸收西洋画法,绘上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风格图案,逐渐形成独特的岭南艺术风格,并将许多图案固定下来,成为广彩的传统花款,例如花篮、龙凤、彩蝶、金鱼、古装人物等。
最常用的构图是用花边图案围出若干形状各异的空格,在空格内绘以花卉、物景和人物。也有不设圈格,进行满花彩绘,表现一花多姿,百花齐放的画图。
瓷器风格。
广州织金彩瓷的风格不同于以景德镇代表的江西彩瓷,广彩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广彩是运用我国织锦图案的手法,以色彩艳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广彩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显得是那么光彩夺目、富丽堂皇。
有一首诗十分概括和形象地总结出广彩的特色:“彩笔为针,丹青作线,纵横交织针针见,何须锦缎绣春图,春花飞上银瓷面。
数百年来经过艺人们一代代不断发展、创新,广州织金彩瓷已生产出90~100多头光彩夺目、雍容华贵的配套餐来以及茶具、大皮碗、圆盘、笔筒等。
花纹上不同.“广彩”始于清代康熙晚期,在斗彩粉彩、珐琅彩等各种彩瓷艺术的影响下脱颖而出,盛于乾隆、嘉庆,流传至今.“广彩”瓷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广东作为对外贸易港口所具有的条件,“广彩”远销西欧,得到各国皇家、贵族等上层人士的赏识,成为必备的装饰与日常用瓷.“广彩”产品常见于西欧皇家宫殿与博物馆,其造型、纹饰多以西方所需的定式制作,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艺术色彩.但装饰内容极富华夏特色,大多饰以花卉锦簇、山水、写实庭院景色,乃至清装人物等等.
珐琅彩料绘制的花纹没有,或仅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