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鹃花开》有感作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0:51:48
字号:

晚自习时,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闷热的天气随即清凉了起来。

读《杜鹃花开》有感作文

 我走进教室,“怒江民族中专”六个熟悉的大字映入眼帘,4月份的校报出版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过了校报读了起来。浏览第三版,“杜鹃花开”四个字深深吸引了我,就像棒棒糖一样,令人迫不及待品尝。

 《杜鹃花开》一文是彭愫英老师写的,我的心跟着她的文字描述,将盐马古道的历史翻读了一遍又一遍。

 从杜鹃花开到采访期井村老人,情与景交融。老人对往事的追忆,让我更进一步了解盐马古道。作者的一把好文笔和交织在文字里的情愫令我深受感动。《杜鹃花开》一文让我感触深深,原来,我们每天吃的盐巴,以前是这样得之不易,艰苦煮盐的盐工,穷得连一条裤子也没有,背夫的.血泪和马帮的苦歌浸透盐马古道文化史,让我掬一把历史辛酸的泪水,诚如当年走在盐马古道的老人感慨,共鸣在这样的话里:“能过着今天的日子,没有什么不满足了!”

 每当放假我回漕涧老家,爷爷、奶奶常跟我说起盐马古道的事情来。奶奶说:“以前从拉井而来的背盐人经过我们这里,他们没吃没喝的。”奶奶看这些背盐人可怜,把他们领回家里过夜。背盐人临走留下一小撮盐作为答谢,他们太客气了!奶奶撩起围腰擦了擦眼角说,当时的盐不像现在这样便宜,金贵得很……

 《杜鹃花开》一文提到漕涧,这是盐马古道线路之一的必经地。尽管政策性封闭了拉井盐矿,我吃不到味美的拉井桃花盐,但桃花盐的盐味,从历史的印辙里悠悠地向我飘来,从彭愫英老师深情的笔触里向我走来。

 我听过彭愫英老师的文学讲座课,也读过彭愫英老师的很多作品,柔中带钢的文笔让我过目难忘。我印象最深的是彭老师在其主题为“民族情结下的诗性魅力”文学讲座中,形容自己“丑陋”,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我联想到很多很多。

 一位老师用“丑陋”这个词形容自己,你说这位老师真的“丑陋”吗?其实不然,这位老师谦虚的言行和朴素的着装,单薄的身影和坚毅的步伐,让我透过“丑陋”的表象,触摸一颗质朴却异常美丽的心灵。品德的感召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为人脚踏实地以及大爱情怀,这正是榜样的力量。

 杜鹃花,多么普通的植物,由此拓开的历史情结,就像天空下着的蒙蒙细雨,浇在我干裂的心田上。

我们很容易就被他笔下的人事感动了,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经验,但是他又能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

《牵牛花》中的牵牛花不过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花卉,种在平常的瓦盆里,泥土是反复用的,几年也没有换过新土,也不过就加了一包花肥,但是旺盛的生命力让牵牛花很快就开成了一面全是绿叶和红花的花墙,不由得让人佩服自然界中不起眼的生物的“生之力”。叶圣陶先生的观察是那么细致,特别是对牵牛花嫩叶生长的描述,可以说是刻画得细致入微,就像微雕一样。

叶圣陶先生说得很清楚,“兴趣并不专在看花”,他感兴趣更多的是牵牛花的枝叶们努力生长的过程,而且很是上心,“早上起来,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面对着奇妙蓬勃的自然,谁不会“浑忘意想”呢?

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叶圣陶先生看来是“花翁之意不在花”了。

牵牛花有的地方又叫“喇叭花”,也有催人勤奋劳作之意。牵牛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菊花那样高雅,更没有兰花那样芳香,但它那种努力攀登的精神,不择环境而生,不怕荆棘,叶到深秋枝蔓已枯萎,但仍在顶部开放,不被西风吹落的气质,恰恰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品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3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