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会了。
比如我现在用的油里就有转基因油,这很正常。
目前中国可以见到的转基因食品其实不多。
目前国家批准的转基因分为三种类型:允许种植2种,允许进口5种和已淘汰2种。——第一种是农业部批准在中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只有两种:棉花和番木瓜。
已完成审批,未进入商业化种植,正在实验状态的有两种:水稻,玉米。
——第二种: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有以下几种: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
——第三种:被淘汰的转基因作物:甜椒、番茄——
两者曾经在中国种植,现在已经淘汰
所以,你能吃到的转基因食品其实并不多。一种是木瓜,这东西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了,很多女性还特别青睐,所以你要不要提醒一下她们呢?除此以外,棉花,这种主要是穿着的,所以你也不用吃。接下来就是大豆、玉米和油菜,这些也是不吃的。事实上,这些转基因食物,进入中国,基本上是用来榨油了,目前也成为了榨油的主力军,因此你用的食用油,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想要非转基因的话,那只有用花生油、橄榄油以及北方一些地区用的胡麻油和南方的核桃油等地方油。大的油大部分含有转基因,可以留意下成分。
至于甜茶,这个倒是不能直接吃,但是主要用于制糖,我们用的白砂糖基本上是甜菜做的,所以吃到的白砂糖,有大概率是来自转基因。但是你care吗?
没有人知道舂臼的年轮,但晓得“古有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的传说,我们家乡的舂臼,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故事。不知何时起,家乡人掌握了凿石工艺,把那么一个粗厚坚硬丑陋的花岗岩石凿成不足车胎大但和车轮一样圆的、能“坐”在地上不足膝高的横截面,且外凸内凹凹成圆滑均匀的锥度,中间有个窝,便是臼了,家乡人习惯叫做“舂臼”。别看此臼似盘非盘,粗粗糙糙奇形怪状,它的功能,它的作用,它的价值可是金玉也不能比呢。 舂臼是舂米的主要工具,有了舂臼还要有“舂手”,舂手有“断木为杵”,也有用木削成的丁字锤。有了舂臼、舂手还要有一个用土木用竹制的粗制的粗陋笨重的“米砻”,米砻把谷子碾成带糠的米后,每次将四、五斗(约二三十杯)糠米淘进臼内,靠有毅力、有耐性、有舂米本领的人双手紧握舂手,高高地轮起并要稳、准、狠地对准臼心你上我下、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舂,靠舂的作用,米糠自然脱落,成为又鲜又白的好米了,老人常说“好米好酒要有好舂臼”确有道理。可见,一个家庭除了碗盆锅瓢锄头畚箕外,舂臼是举足轻重非有不可的。 舂臼,不但能解决最起码的吃饭问题,还能使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起来。平时,家家户户总是要备好一些糯米,风雨天、节假日、休闲时或者是至爱朋远道而来,好久没见,他们便搬出那套艰难而独特的款待方式———舂出形式多样芳香可口的什么鸡尿藤粿、木茨粿等一些甜粑咸粿等食物来增加吃的乐趣,充实友情气氛,加深生活意义。即说年糕甜粑吧,春节将临,全村人总是忙着提前几天把糯米舂好,又将糯米放在水中浸泡饱肿晾得半干后放在臼中舂细,然后加糖加姜加香料加味精再放在粑筐里经一天一夜匀火蒸熟又蒸干,最后蒸成了“年粑”。春节过后,初三是“开粑筐日”,意即开田犁园庆贺新一年开始,又是迎接亲人登门拜年的最好礼物。要出门上山去岭了,他们便割下若干份拿上山当“干粮”,所以,十天半月不需烟火也可在山上砍柴砍桁、垦荒劳作,好似在那“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年代里,有了这样的甜粑,工作虽是艰难辛苦,但内心也是甜滋滋的。可见,农人不但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的品位,纪念自己的节日,还以此对下代启示舂臼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