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7:54:25
字号:

鲶鱼的养殖方法如下:

鲶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5亩,池深2米,水深1.5米,池塘底泥在10厘米左右。

2、鱼苗放养鱼苗放养规格为体长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为500尾。

3、饲料投喂所用饲料主要有2种,养殖前期喂鸡鸭的内脏,养殖后期喂野杂鱼。饲料在投喂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加工。

4、摄食驯化池塘主养怀头鲶时,在养殖早期应采取摄食驯化的方法,先驯化怀头鲶在池塘四边摄食,然后改为在池塘三边摄食,随后逐渐驯化为在池塘一边摄食,最后固定在某一点投喂,这样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也使怀头鲶规格大小相近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5、日常管理定期巡塘,仔细观察怀头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怀头鲶食性凶猛,同类间彼此残食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定期分级饲养,以减少个体间由于规格相差悬殊而出现的残食现象。

6、疾病的防治由于天津地处华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都比怀头鲶产地的气温高,所以在夏季要注意病害防治。养殖中在高温季节怀头鲶曾出现肠炎病症,用土霉素制成药饵投喂进行治疗,剂量为50Mg/kg-80mg/kg,连用7天,即可治愈。

如果在稻田里面养鱼,那对水稻有没有什么好处?

养殖鲶鱼时,需要在水源充足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鱼塘,且鱼塘底部的淤泥深度要在10厘米左右,而且投放鲶鱼时,需要选择体色为**且呈现半透明的优质鱼苗,在给鲶鱼饲喂时,可以给其提供水蚤、水蚯蚓、猪血等食物。

鲶鱼怎么养殖

1、建立鱼塘

养殖鲶鱼时,需要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且地势平坦的地方建立鱼塘,而且鱼塘的水深要为1.5-2.0米之间,有利于鲶鱼繁殖和生长,而鱼塘底部的淤泥深度要为10厘米左右,便于鲶鱼躲藏。

2、选择鱼苗

饲养鲶鱼时,需要选择体质健壮的鱼苗,其中体色呈现黑色、体型较为细长的鲶鱼是劣质鱼苗,其成活率较低,容易死亡,而体色为**、呈现半透明状且体型较宽的鲶鱼是优质鱼苗,而且鱼苗的重量要在50克以下。

3、饲喂管理

鲶鱼是食肉动物,养殖鲶鱼时,需要在投放鱼苗后,给其投喂水蚤、煮熟的猪血、水蚯蚓等饲料,也可以给鲶鱼投喂鱼粉、蝉蛹、豆饼等混合配制成的饲料,而在鲶鱼长大后,需要向其提供小杂鱼、小虾、泥鳅等活饵。

4、饲养方法

饲养鲶鱼时,需要每隔半个月向池塘中喷洒一次漂白粉和生石灰,消灭池塘中的寄生虫和病菌,避免鲶鱼感染疾病,而且要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中四分之一,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有利于鲶鱼健康发育。

在稻田水面养鱼不仅能获得鱼产品,还能利用鱼吃稻田的害虫和杂草,排出肥料,翻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是高效的养殖模式。那稻田养鱼有补贴吗?每亩产量是多少?一百亩能养多少?

稻田养鱼有补贴吗?

小规模养殖显然没有政策。目前政策支持大型农场合作社等开发团体。

如果养鱼规模超过50亩,政府将每亩补贴一千元。某市财政局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1日以后达到标准的养鱼农户可以向当地农业部申请渔业资金补贴,每户农户可以补贴1000韩元。

稻田每亩1亩稻田湿曲产量1200斤,水稻植物之间间隔大,可以加强稻田通风,为鱼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水稻不减产,也不需要施肥或捉虫。“如果管理得好,每亩田100斤鱼一千斤的粮食不是问题。”

放养种类包括鲤鱼、草鱼、非鲫鱼、鲫鱼、胡子、可行性研究等。冬天闲田水比较深,但也可以养鲢、鳀鱼。可以单独饲养或混养。一般稻田水浅,所以混养时种类不能太多,以鲤鱼或草鱼为主,搭配鲫鱼或胡子鲶鱼等。鱼种放养量取决于水稻的结合方式、鱼的种类、是否投入饵料等。

例如,用夏花种植鱼种时,每公顷放入15,000到30,000条鱼。饲养食用鱼时,每公顷放入2250至6000条鱼。诱饵取较高的限度,粗粮取较低的限度。用大沟在稻田养鱼可以适当提高放养密度。要利用冬季闲置的田地种植“夏花”,每公顷放置30 ~ 60万条尾巴,在放养前10 ~ 15天用生石灰消毒稻田。

稻田养鱼可以促进水稻增产。稻田养鱼是扩大内涵、再生产,是对国土资源的回收利用,无需额外占用耕地即可生产水产品。各地经验表明,稻田养鱼不仅不会影响水稻产量,还可以促进水稻增产。养鱼稻田一般能使水稻产量增加5% ~ 10%,较高产量增加14% ~ 24%。

在稻田养鱼可以增加社会水产品供应,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近年来,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稻田养鱼可以平衡上市,对稳定水产品供应、降低市场价格、满足“菜篮子”需求、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水资源不足、交通封闭的地区,稻田养鱼、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地区长期存在的“吃鱼困难”问题。

稻田养鱼可以明显增加农民收入。稻田养鱼既增加粮食,又增加鱼,可以少给稻田化肥,少撒农药,节省劳动力,增加收入,增加支出,一般来说,养殖稻田可以增加每个农户220元的收入。实施高水平的水稻工程,稻田养鱼,每亩可增加350元。利用稻田养殖名称特优可行性研究及稻-鱼-蘑菇三元复合养殖,每亩田地可超过一千元。

稻田养鱼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为在稻田养鱼,所以相应地加强了田埂,挖沟,大大增加了蓄水能力,有助于防洪抗旱。部分丘陵地区实施水稻工程,武当田蓄水量增加200立方米,极大地提高了抗寒能力。在干旱多的缺水地区,养鱼的稻田数量低,可以有效地减缓干旱。表明稻田养鱼对环境改善作用主要有良好的灭虫效果。养鱼的稻田在可行性研究前比蚊子幼虫密度低80%。据调查,主要是稻田养的鱼摄取大量蚊子幼虫和螺类,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2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