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场建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环境安静的深水稻田或茭白田。首先加固田埂,要求埂宽4左右,沟宽80厘米、深60厘米以上。田内蓄水深度保持在60厘米以上,即随出水口可选用水泥管或毛竹筒预先埋好,管口用细孔网纱绑扎好,以防水蛭随水流外逃,进水口外亦用网纱绑好,防止杂物等进入。在田埂四周设防逃网,可选用尼龙纱窗网将其下端埋入田埂厘米,然后用木条或竹片条固定。另外在出水口方的田埂上开设23个深厘米、宽12米的溢水口,防止暴雨时水浸田埂冲坏四周防逃网。
2、饲料管理。水蛭主要以田螺、河蚌、动物血块、动物内脏等为食。田螺、河蚌可一次性投入200公斤左右,让其在田里繁殖与水稻或茭白、水中浮生物共同形成一条生物食物链。另外每星期可增加投喂12次动物血块或内脏。投喂方法是用多块30厘米左右见方的木板,在一角钻个小孔,用绳子绑好,绳子另一端固定在田埂上,将动物内脏或血块放在木板上,让木板在水面上漂浮,供水蛭自由采食,待吃完后拉绳子收回木板清洗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泥蛇的人工养殖
一、种苗培育:可以直接从野外捕种蛇,或收购个体色泽好、母蛇腹大的作种蛇。放入3~10平方米的繁育池内,公母比例l:3。繁育池保持淤深30厘米,水深30厘米,并适量放入干稻草或其他干草,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便于观察,繁殖期间保持种蛇食源丰富;一旦产仔应在半天内分离,投入过渡池暂养。幼蛇以熟蛋黄、红虫等饲喂。
二、商品蛇养殖:1、建池:以l00平方米为宜,池深l米以上,回填淤泥或熟田土30厘米,注水40厘米以上,按池面积1/4加铺干稻草或干草10厘米,在池塘周围砌1米高的防逃防鼠墙。2、放养:泥蛇从过渡池捞出后,按大小强弱规格分池放养,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池内可加放繁殖快的小型鱼类伴泥蛇共同生长。3、饲喂:泥蛇食性杂,个体小幼泥蛇宜多喂些黄粉虫、蚯蚓、甲鱼料、鳗鱼料;大疵可饲喂各种动物下脚料、死动物、鱼虾等;也可装黑光灯诱虫喂蛇。4、管理:堤埂可种植各种瓜果菜,但不能使用农药,池周围可适量栽种茭白或深水稻。高温季节宜常换水降温,低温季节加投干草入水保温;上市规格150~500克。5、病害防治:泥蛇病害比较少,一旦发现泥蛇有异可用药物防治,个别体表病用新洁尔灭来清洗消毒。养殖场地周围要做好防鼠工作。一旦人被蛇咬伤应立即取出毒牙,用水生油草与清水擦洗伤口并到医院治疗。
(1)种苗培育:可以直接从野外捕种蛇,或收购个体色泽好、母蛇腹大的作种。放入3-10平方米的繁育池内,公母比例1:3。繁育池保持淤深30厘米,水深30厘米,并适量放入干稻草或其他干草,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晰便于观察,繁殖期间保持种蛇食源丰富,一旦产仔应在半天内分离,投入过渡池培养。幼蛇以熟蛋黄黄稀饭、红虫等饲喂。
(2)商品蛇养殖:1)建池以100平方米为宜,,挖深1米以上,回填淤泥或熟田土30厘米,注水40厘米以上,按池面积1/4加铺干稻草或干草10厘米,在池塘周围砌1米高的防逃防鼠墙。
2)放养。泥蛇从过渡池捞出后,按大小强弱分开放养入池,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池内可加放繁殖快的小型鱼类伴泥蛇共同生长。
3)饲喂。泥蛇食性杂,个体小进多喂些黄粉虫、蚯蚓、明虫和甲鱼料、鳗鱼料,大蛇可饲喂各种动物下脚料、死动物、鱼虾等。也可装黑光灯诱虫喂蛇。
4)管理。堤埂可种植各种瓜果菜,但不能使用农药,池周围可适量栽种茭白或深水稻。高温季节、常换水降温,低温季节加投干草入水保温,上市规格150-500克,泥蛇病害比较少,一旦发现泥蛇有异可用鱼爱的新等药物防治,个别体表病用新洁尔来清洗消毒。不能让农药入水。养殖场地周围做好防鼠工作。一旦人被蛇咬伤应立即取出毒芽,用水生油草与清水擦洗伤口并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