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开展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第三次。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上世纪60、70、80年代,分别开展3次全国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
随着世界各地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及中医药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药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目标:
通过普查,基本查清我国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库,构建信息网络化共享服务平台;提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议;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
具体有4项任务,一是开展县域中药资源普查,了解我国各地中药资源家底,为国家(省、县)中药材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是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实时掌握我国中药材的产量、流通量、价格和质量等的变化趋势,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促进珍稀、濒危、道地药材的繁育和保护。四是开展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挖掘、传承和保护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
刘红卫
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药材天地网专家委员会主任
全国中药材资源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红卫老师曾任河南省三门峡药材站经理、书记、河南省中药行业协会副会长,1994年被评任为主管中药师;他1978年开始从事中药材种植、购销等业务工作,40年来他足迹遍布全国,对近百余种药材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他1985年开始做信息工作,被我国多家中药材信息书刊聘任为信息通讯员。2006年后为天地网信息专家,先后在全国药材信息杂志、报刊、网刊、网络上发表过200多万字的文稿,其中品种分析、调查报告、专题综述等文稿500多篇,2000多篇产地信息等文稿。
刘红卫是中药材信息的先驱者、天地网核心创史人之一,全国中药材资深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四部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中药材信息监测与技术服务手册》《中药材流通行业人才培训教材》的主要编委。
现在的职务是:
全国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药协会中药追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药材天地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中药材资源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