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瓷器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彩瓷特别是官窑彩瓷价格上升较快,引来大批藏友的关注,但是随着收藏品的增多,疑惑也越来越多。很多的藏友可能都听说过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其实这些都属于彩瓷范畴,彩瓷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这么多的彩也非常容易搞混。那么到底怎么区分它们呢?
五彩
五彩和青花同时期诞生,都创烧于元代后期。但是,由于五彩的工艺比青花复杂,青花是釉下彩,一次成型,画上图案后罩上釉一烧就行,成本较低。五彩要二次入窑,就是要先烧好一个素器,出窑晾凉了再画上彩色图案入窑,并且第二次入窑的烧结温度不能高于第一次,否则就成废品,因此,五彩的成本比青花高。而且元末明初的时候,文人们普遍认为五彩比青花俗气,因此五彩在当时没有被高度重视。
一直到明代中期以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五彩都非常少见,当时是青花的天下,彩瓷以斗彩为主。这里简单区分一下五彩和斗彩。在感觉层面,五彩热烈,斗彩柔和;在技术层面,五彩是平涂的,直接把彩涂上去,斗彩是勾勒的,就是先用青花勾一个边,再把彩轻轻填进去。五彩的迅猛发展是在嘉靖万历,一个是和嘉靖笃信道教有关,另一个是由于商业发展市场繁荣民间活跃,于是媚俗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