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和玉竹头是不同的,玉竹头是玉竹的头部,也就是根茎部位。在中药材中,玉竹具有补益、滋阴、润肺、健胃、除燥等作用,而玉竹头则具有滋补、抗衰老等作用。
在形状上,玉竹头看起来像竹子,呈圆柱形,表面为淡**或淡黄褐色,中间围径约3cm。相比之下,玉竹的形状则有玉竹条、玉竹片等多种,颜色从金**到淡**都有。
在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上,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玉竹头含糖分较高,有效成分也相对较高,可用于滋补和药用。而玉竹全身皆可入药,具有养阴、润肺、除燥等功效。
总结来说,玉竹和玉竹头在形状、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上都有一些区别。
玉竹有哪些药用价值?
玉竹的样子是玉竹根状茎圆柱形,叶子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
玉竹是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12叶;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花序具1-4花,总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
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
玉竹的生长习性
玉竹对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涝洼、盐碱、粘土、沙石地类不宜生长。一般温度在10-15℃时根茎出苗,20-22℃时开花,22-25℃时地下根生长并增粗。
玉竹适宜生长在湿润、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地方。缓山坡、低山丘陵的林下都可以种植。玉竹耐寒,忌强光直射。常生林下或山野阴坡,海拔500-3000米。
谈到玉竹,许多的朋友们都比较陌生,其实玉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哦,玉竹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很多的朋友们对于玉竹的药用功效还不是非常的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玉竹的药用功效有哪些吧。
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且玉竹还有非粗不粗的滋补作用,很多朋友们经常用玉竹做一些进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值得广大农民种植。
玉竹,别名:萎、地管子、尾参、铃铛菜、葳蕤。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切忌积水。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主治热病阴伤、咽干口渴、内热消渴、虚劳发热、小便频数、咳嗽烦渴、消谷易饥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熬膏或入丸、散。
1、玉竹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等功效。玉竹对于帮助我们治疗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等这种症状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哦。
2、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
3、玉竹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
玉竹的药用功效有哪些?相信我们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服用一些玉竹,不仅可以起到养阴润燥的作用,并且还有很不错的进补作用哦,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经常服用一些玉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