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肠排毒中药配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34:51
字号:

 当人体五脏六腑内的毒素,积累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外在症状表现出来,如脸上长痘、皮肤暗淡无光,或者患上皮肤病等等。可以利用中药排毒。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清肠排毒中药配方,希望对你有用!

清肠排毒中药配方

 清肠排毒中药配方

 使君子促进消化

 使君子,性温味甘,入脾、胃、大肠经,具杀虫、消积、健脾的功效。其甘温是温和之温,能助饮食之动化,而疏导肠中积滞,且富有脂液,所以滑利流通,能帮助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以使君子为主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十分有效,其 方法 是取使君子30克,去皮炙厚朴、陈皮、川芎各0.3克,研为细末调匀,用蜂蜜调制成黄豆大小的丸,3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2颗,3岁以下者每次服1颗,以米汤送服。

 海松子润肺去燥

 海松子性温,味甘,入肝、肺、大肠经。海松子含有脂肪油(约占74%,其中以油酸酯、亚油酸脂为主)、蛋白质、挥发油、糖、磷、铁、钙等。海松子的主要排毒功效是清除肺部的毒素,能滋阴、润肺、止咳,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补血养肝,滋阴潜阳,益气补血。与胡桃肉一起可以温养肺肾、润燥、止咳、化痰。二味相合,以蜂蜜相辅,补肾、润肺、止咳,宜于肺肾两虚之久咳痰喘。用量一般为10克。

 常食莲子能静心

 莲子性味甘涩平,主要作用于心、脾、肾,能养心益肾,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补脾涩肠,并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心的,莲子心味苦,有清除心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莲子的排毒元素也主要来自于莲子心。用量一般为6~12克。

 体寒用红枣排毒

 红枣归于补气药类,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的功效。胃肠道功能或消化吸收不好的人,就很适合常吃点红枣,以改善病情,增益体力,帮助恢复肠胃的正常排毒。红枣含糖量高,可以产生很多热量,体寒的人食用,可以改变体质寒冷的现状。

 红枣含有的环磷酸腺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红枣成分中维生素C含量也很高,而且还含有山楂酸等营养素,研究证实,这些物质均有抑制癌症的效果,也就是说红枣有很好的预防癌症功效。一次用量一般为15粒。

 吃藿香为脾胃排毒

 藿香其性微温,味辛,入脾、胃、肺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柠檬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使身体的毒素从肠道顺畅排出。《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天冬润肺又降火

 天冬味甘苦、性 大寒 。又名天门冬、大当门根。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黏性。它能滋阴润肺、止咳消痰,有效帮助排除肺部的毒素,同时还能降火、帮助排泄,主治肺结核、吐脓吐血、痰嗽喘促、糖尿病、咽喉炎、扁桃体炎、足下热痛、虚劳骨蒸、阴虚有火之症。煎汤,用量一般为6~15克。

 当归煎汤清肠胃

补脾胃的中药材

摘要:健脾养胃的药胃病在中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病患。很多人特别是一些上班族、出差族,由于他们的工作原因,不怎么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导致体内营养不均衡或者所以胃经常出现毛病。那么健脾养胃药物有哪些?养胃中药材有哪些?养胃药材健脾养胃药物有哪些养胃中药材有哪些

健脾养胃药物有哪些

一、香砂养胃丸

药物组成:自术、香附、陈皮、藿香、枳实、木香、砂仁、甘草等。

功效:和胃止呕,行气消食。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症见胃脘作痛,倒饱嘈杂,两胁胀满,呕吐酸水,面色萎黄,四肢倦怠;舌淡苔厚腻者。

用法用量:水丸每服6克,日服3次。颗粒剂(冲、剂)每服1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见以上症状者,经中医辨证后,皆可使用该药治疗。

二、香砂平胃丸

药物组成: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南山楂、麦茅、香附、砂仁等。

功效:健脾燥湿,和胃止呕。

主治:湿浊内停,饮食积滞,胃失和降。症见呕吐恶心,倒饱嘈杂,胸膈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而厚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该药最宜治疗脾湿伤食之证,若单纯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则非本药所宜。

三、香砂六君子丸

药物组成: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红枣等。

功效:健脾和胃,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虚弱,痰饮内停。症见胸脘胀闷,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舌淡苔薄白者。

用量: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

说明该药适用于脾虚为主,兼有痰湿、气滞之证者。

四、香砂枳术丸

药物组成:白术、枳实、木香、砂仁等。

功效:健脾和胃,行气宽中。

主治:脾虚食少,宿食不消。症见饮食减少,痰食停留,胸膈胀满,脘腹疼痛,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说明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有上述症状者,经中医辨证后,可用本药治疗。

养胃中药材有哪些

1、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市场上有用菊三七的根冒充白术,使用时要注意鉴别。

2、山药

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选山药也有讲究,一般应选外观完整、平直、粗细均匀、无异常斑点、没有腐烂的山药。

3、黄精

黄精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也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的人群,可以将黄精与党参、白术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如果是伴有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等胃阴虚的人群,则可以将黄精与石斛、麦冬、山药等调配药膳食用。

4、莲子

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前需要去心。

5、大枣

许多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关于红枣保健作用的记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心悸乏力、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吃什么中药养胃推荐十种养胃中药

6、甘草

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7、沙参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8、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适用于肝损伤、肝炎及胃溃疡、胃炎等人群。

9、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除了最常见的茯苓饼,还可以将茯苓打磨成粉后放入粥中食用,或拌蜂蜜后抹到糕点上蒸熟食用。

10、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特别提醒:养胃中药“怕”糯米。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脾胃不好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持身体健康,保养脾胃是关键。那么补脾胃的中药材有什么呢?下面我给您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补脾胃的中药材:

 逍遥丸:成 份柴胡、当归、白术(炒)、白芍、茯苓、甘草(蜜制)、薄荷,其功效为疏肝健脾,渗水除湿。

 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

 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人参归脾丸: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有补气、补脾、安神、益胃、调血、安胎的功效。在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两种病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补中益气丸(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党参和炙黄芪都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从分析其成分作用,不难看出补中益气丸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

 香砂养胃丸 :党参、白术、茯苓、苍术、甘草、半夏曲、陈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理气化湿。

 香砂六君子丸 :党参,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甘草。 健脾益气,理气和胃。

 木香顺气丸 :木香、香附、陈皮、枳壳、山楂、槟榔、乌药、莱菔子、茯苓、神曲、麦芽、青皮、甘草。顺气止痛,健胃化滞。

 陈夏六君子丸 : 补脾健胃,理气化痰。

 参苓健脾丸(党参健脾丸): 党参50g白术(土炒)、薏苡仁(土炒)120g、白扁豆(**)60g、山楂(去核清炒)60g、谷芽(清炒)50g、芡实(麸炒)50g、陈皮50g、六神曲(麸炒)60g、莲子肉(土炒)60g、麦牙(清炒)60g、茯苓60g、山药(麸炒)60g、枳壳(麸炒)30g、砂仁40g、甘草(蜜炙)30g 作用: 健脾,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面色萎黄,脘腹胀满,肠鸣腹泻。

 参术健脾丸 : 党参、白术(炒)、厚朴(姜制)、陈皮、砂仁、半夏(制)、山楂(炒)、茯苓、六神曲(炒)、甘草。

 作用: 健脾消食。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100g,茯苓100g,白术(炒)100g,山药100g,白扁豆(炒)75g,莲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功效补脾胃,渗湿止泻,益肺气。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脾肾阳虚的人,服用寒凉食物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治疗起来也是?寒者热之?,服用散寒的药物,比如:同仁堂参桂理中丸:人参、肉桂、干姜、附子(制)、白术(炒)、甘草。温中散寒,祛湿定痛。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桂附理中丸:肉桂 附片 党参 白术 (炒) 炮姜 炙甘草。是温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的名方。方中附子、肉桂温肾阳,炮干姜、炒白术温脾阳,党参、炙甘草补益中气,中阳得温,斡旋四旁。凡脾肾阳虚见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畏寒倦卧者,为首选之品。 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腹泻。脾虚,对脾胃虚寒,寒气郁腹,胸腹胀气,腹部喜暖、喜按,呕吐泄泻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0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