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什么节气能与造纸术、指南针齐名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34:47
字号:

二十四节气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可能很多城市里面的人们对这个东西没什么特别直观的感受,觉得这东西那就是课本上的一个东西而已啊,类似于生活中一样的东西,小学课本就学过,但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没发现这玩意儿有太大的用处。但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可不是的,他真的有用。

24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什么节气能与造纸术、指南针齐名呢?

二十四节气歌最里面所代表的是农业上的农时就是到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话就是对的。因为千百年来人们的实践就是这样的,在黄河沿岸的地区,就是到了清明节前后就可以种植一些瓜果蔬菜了,因为再更早的时候不行,地温还达不到要求。现在可以通过科技去监测这地方低温条件怎么样,湿度怎么样,水分怎么样,肥料怎么样,但是古代哪有这么先进的东西啊,古代靠的是经验,人们就掐准了每年的清明节他的日子就正好可以达到大部分地区正常种植水果蔬菜的时候。

人成百上千年来的经验,这个经验它包含着农业上的很多节奏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可以种瓜果蔬菜,什么时候可以种农作物。古代的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人,信息来源,他们就凭着这24节气歌,凭着这简单的几句话,按照规定的时间去种东西,延续了千百年,因为它是真的有实践价值的,哪怕说到现在因为这个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到南方这东西就不见得对了。因为它最早就是出现在黄河地区的,但它仍然是有本身的研究意义的。

因为这东西能出现不单纯是因为农民本身对于节令时节的把握,也有古代风险王朝很多的天象观测者根据时节对应的气候,对应的阴历时间所总结出来的知识。这二十四节气的描述,它是与阴历逐一对应的,一个月有两个节气,12个月有24个节气,这个掌握是无数人总结过后的结果,是最精炼的也是最有用的,他帮助了中国古代几百年上千年的农业生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0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