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树上、树下虫枝、叶、果,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4月中下旬枣树萌芽展叶时,喷施下列药剂:
40%氧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25%灭幼脲悬乳剂1000~1500倍液;52.25%毒·氯乳油2500—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20%乳油氰戊菊酯1000~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20%水胺硫磷乳油400~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扩展资料:
枣瘿蚊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于树冠下土壤内做茧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第1~4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8月中旬出现第5代幼虫,9月上旬枣树新梢停止生长时,幼虫开始入土做茧越冬。
经济意义:
植食性瘿蚊中,许多种类为害林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小麦红吸浆虫和小麦黄吸浆虫,吸食灌浆的小麦。稻瘿蚊,幼虫钻入水稻秧苗的生长点取食,使植株不能抽穗结实,在中国南部稻区常见发生。
柑橘花蕾蛆在柑橘产区为害柑橘花器,造成减产。糜子吸浆虫在中国北方等地为害糜子。高粱瘿蚊为害高粱。该科中的捕食性种类常为害虫的天敌,有益于人类。
百度百科——枣瘿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