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环境如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2:30:50
字号:

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一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蘖(有的在秧田已开始分蘖),就开始穗分化(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长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

水稻的生长环境如何

幼苗期

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秈稻为12℃,梗稻为10℃,适温30℃—32℃,最高温度可达40℃—42℃,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0℃,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首先秧田要选择向阳、避风、水灌、排放等的田地块,如遇低温还可加盖薄膜等措施,避免少烂或不烂。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温度比发芽高2℃,即秈稻14℃,梗稻12℃,16℃以上秈,梗都可顺利出苗。

返青期与分蘖对环境的要求

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叶),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

1、温度的要求。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最高气温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为15℃~16℃,最低水温16℃~17℃。水温在22℃以下分蘖就较缓慢。低温使分蘖延迟,且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

2、光照的要求。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

3、水份的要求。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

4、营养要求。在分蘖需要营养多,有效分蘖也多。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

水稻有哪些生长条件

水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以下主要生育特性:

(1)短日照:在生长季节里,日照时数愈短,开花结实愈早。所以南种北引,日照时数增加,抽穗成熟就会显著推迟;反之,北种南引,日照时数减少,抽穗成熟明显提高,所以在引种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特性,不要盲目引种,造成损失。

(2)喜温性:它一生中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14℃,所以我们在育种栽培中就要选择平均气温在12℃以上才能播种,否则就要烂秧或不发芽。

(3)半水生性:水稻虽需水较多,但并非水越多越好,水稻一生中一直淹水或一直缺水都会生长不良,产量不高。所以在水层管理方面一般应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才能保证生长发育。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简单来说也可以说是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1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摄氏度,最适28到32摄氏度。分蘖期日均20摄氏度以上,穗分化适温30摄氏度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到35摄氏度。开花最适温30摄氏度左右,低于20摄氏度或高于40摄氏度,授粉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到800千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9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