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岭南草药》载:“味辛,性平,治跌打伤,祛风,壮筋骨,治蚊伤,散血消肿,以之浸酒妙”。又《贵阳民间药草》载:“全草入药,苦、寒、无毒,有平肝消热之功”。
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春夏采集为好。采后,洗净晒干,扎把备用
或鲜用。
性味功能: 微辛温,气香。舒筋活络,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 跌打肿痛,外伤出血,产后四肢麻木,毒蛇咬伤。煎服15--30g,捣敷外用。
禁忌: 孕妇慎用。 性状鉴别:全草长15-30cm。根纤细。茎四棱形,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至暗紫色。叶对生,皱缩或卷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1.5-3cm,宽0.5-1cm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机柄。枝顶有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具残存的宿萼,有时内藏四个小坚果。茎质软,易折断。气微,味苦涩。以色绿、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表面观:表皮细胞长角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细胞较大,有的细胞含橙皮甙结晶,以气孔周围为多见;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4细胞,壁具疣状突起,基部细胞有入射状纹理。腺鳞较多,头部类圆形,4-10余细胞,直径25-47μm,形大者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边缘凹凸,由数十个细胞组成,直径140-266μ。另有小腺毛,头部类圆形,1-2细胞,直径约28μm,柄短,单细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消肿。主痈肿疔毒;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肺热咳喘;牙痛;喉痹;咽痛;筋骨疼痛;吐血;咯血;便血;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孕妇慎服。
抑菌作用: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解痉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抑瘤作用: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免疫调节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其它作用:
1.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2. 抑制幼虫的生长: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3.对血管作用: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 治跌打损伤、吐血:鲜韩信草二两。捣,绞汁,炖酒服。(《泉州本草》)
治吐血、咯血:鲜韩信草一两。捣,绞汁,调冰糖炖服。(《泉州本草》)
治劳郁积伤、胸胁闷痛:韩信草一两。水煎服。或全草半斤。酒一斤,浸三天。每次一两,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治痈疽、无名肿毒:鲜韩信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治一切咽喉诸症:鲜韩信草一至二两。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治牙痛:韩信草、入地金牛各二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治白浊、白带:韩信草一两。水煎或加猪小肠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毒蛇咬伤:鲜韩信草二两。捣烂绞汁冲冷开水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治尿道炎、小便尿血疼痛:鲜韩信草一两,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治热性血痢:小韩信草二两,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治痢疾:鲜韩信草三至五两,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肝炎:鲜韩信草五钱,红枣五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胃气痛:干韩信草一两,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水、酒各半炖热,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韩信草、鹿茸草、一枝黄花各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肺脓疡:韩信草、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韩信草一至二两,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治淋巴结核:韩信草二两,水煎服。或半枝莲、水龙骨各一两,加瘦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治背痈:鲜韩信草根捣烂外敷。要留出白头,一天敷二次。另取全草一两,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脓。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治癌症:韩信草、蛇葡萄根各一两,藤梨根四两,水杨梅根二两,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蛇伤,祛风散血,壮筋骨,消肿,浸酒妙。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祛风散瘀。治跌打,蛇伤,疮疡。
《贵阳民间药草》:平肝清热。治肝火旺,烦躁。
《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血痢。
《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疮疡。
广州《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癌见到改善症状的效果;阑尾炎,肝炎。
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肿退癀,逐血破瘀,排脓消痈,凉血止血,利咽喉。主治一切喉癀,亦治肺火高热喘咳,吐血,咳血咯血,疯血作痛,刀伤出血,恶疮痈肿,虎、犬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