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的自然资源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2:04:43
字号:

截止2015年5月,荥经县耕地面积16192.5公顷,占辖区面积的9.09%;园地588.19公顷,占辖区面积的0.33%;林地149150.68公顷,占辖区面积的83.75%;居民及工矿用地1354.75公顷,占辖区面积的0.76%;交通用地274.13公顷,占辖区面积的0.15%;水域2370.35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33%;未利用土地8173.3公顷,占辖区面积的4.59%。在耕地中:全县水田面积5044.2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1.15%;旱地1115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8.85%;人平耕地占有量0.12公顷。

荥经县的自然资源

在地貌类型上,耕地集中分布于荥经河及其各支流两侧。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138706.6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2.89%;灌木林地6996.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7%;疏林地和未造林地3434.7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 植物

截止2015年5月,荥经县境内有乔、灌木约90科,200属,357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8属24种,被子植物82科182属333种,竹亚科竹类植物7属24种。

呈垂直分布:海拔3100~3666米为寒带亚高山灌丛、草木区,以小叶杜鹃、山松柏、箭草、莎草、石松、苔藓最为常见;

海拔2600~3100米的寒温带针叶林区,主要有冷杉纯林和林下的小叶杜鹃、冷箭竹、山樱桃、悬勾子、苔藓,是建工建材的主产林区;

海拔2100~2600米的温针阔叶林混交区有铁杉、云杉、冷杉、栎、桦、姜朴、枫树等,植被茂密,多为原始森林,活积木蓄积量大;海拔1800~2100米的北亚热带软、硬阔叶混交林区主要有桦、栲栎、柃木、樟、野核桃等,林下丛生有水竹、蕨类、乌子、山茶等;

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树种有:香樟、阔叶楠、考栎、木荷、珙桐、枇杷等,树下丛生山茶子、柃木、报春花、乌子、五倍子、马桑、蕨类、猕猴桃等灌木丛、草本、藤本植物;

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多为农耕地,农村“四旁”(村旁、路旁、沟旁、宅旁)植树有桉树、白杨、泡桐和零星的桃、李、杏、梨、苹果、樱桃、无花果和竹、桑、茶、柑橘、水杉、柳杉、家杉等;山地疏林草地,山地灌木草地和山地草丛草地,理论载畜量2.1万牛单位,草地载畜潜力7000牛单位,牧草资源草类有川芒、乱子草、毛苕子、金色狗尾草、野豌豆、房县野青、峨眉葛藤、白茅、荩草、鼠尾屎、白草、紫石唐、节节草、牛筋草、雀稗、茅草、棒头草、狗牙根、野麦草等5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珍稀植物有7种,即:珙桐、峨眉野连、天麻、领春木、大叶柳、银叶桂、楠木。

动物

截止2015年5月,荥经县境内有野生动物32目76科(含亚科)295种(含亚种)。其中:哺乳纲7目22科53种,鸟纲14目38科124种,爬行纲2目5科19种,两栖纲2目5科12种,鱼纲7目15科87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牛羚、大鲵、小熊猫、豹、金猫、小鹿、林麝、白鹭、灰角斑雉、盘羊、大灵猫、小灵猫、四川猴、红面短尾猴、苏门羚、岩羊、水獭、白腹锦鸡、红腹锦鸡和白鹇等。其他野生动物有:马熊、黑熊、狼、豺、赤狐、草狐、黄鼬、黄喉貂、果子狸、午蟹獴豹、豹猫、水麝鼠、野猪、小麂、草兔、珀氏长琢、松鼠、花石凋铃子、豪猪、竹鼠、木鼠、黑线女匪鼠、蜥蜴等。鸟类有鸬鹚、鱼鸥、白腹麻鹭、豆雁、赤麻鸡、斑头付鸟、鸢、雀鹰、灰胸竹鸡、雉鸡、鹌鸡、白胸苦惠鸡、矾专鸟、火斑鸠、鸽子、岩斑鸠、四声杜鹃、大杜鹃、短嘴金丝燕、普通翠鸟、红嘴玉、戴胜、黑枕绿啄木鸟、棕腹啄木鸟、小云雀、家燕、白脊鸟鸽、黄头脊鸟鸽、田鹨、棕背伯劳、黄鹂、八哥、喜鹊、大嘴乌鸦、花颈乌鸦、红嘴山、兰巩鸦、土画眉、麻雀、护花鸟、山麻雀、绣眼、蜡嘴、花抱鸡、红翅膀、黑头丝光亮鸟、白头翁等。蛇类有:链蛇、脆蛇、乌梢蛇、菜花蛇、八绒蛇、蟒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重口裂腹鱼、草鱼、小鲵、青波、泥鳅、鳝鱼、石巴子、麻鱼子、红尾鱼、品星鱼、桃花鱼等。其中:重口裂腹鱼又称雅鱼,是雅安地区名贵鱼;另外尚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大鲵和全身可入药的羌活鱼以及瓦鱼。

中药材

截止2015年5月,荥经县境内有野生药材623种。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有:水八角、土人参、益母草、玄参、红马蹄草、矮茶风、灰包菌、断肠草、海金沙、地柏枝、翠云草、地木耳、胡豆七、箭叶、红泽兰、爵床、一支箭、桐须、侧柏叶、松节、佛顶珠、枣仁、防风叶、荆芥、薄荷、土藿香、女贞子、菟丝子、乌梅、木瓜、银杏、金银花、枳实、青皮、野仁、野牛膝等224种。

生长在海拔1000米至1300米之间有杜仲、*羊藿、八角莲、金银花、厚朴、野菊花、地胆、大泽兰、粉葛、槐花、威灵仙、白南星、土党参、轮叶泡参、野麦冬、土茯苓、白芨、姜黄等221种。

生长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有菌灵芝、猪苓、玄胡、官桂、黄柏、姜朴、射干、花菖蒲、川牛膝、大黄、云木香、肺痨草、苦参、山乌龟、山药、竹根七、独活、刺五甲、草乌、赤芍、绿升麻、黑南星、党参、岩沙参、川贝母、禾甘黄精、玉竹参、天冬、猪撩参、佛手参、蛇儿参、地龙、蛇胆、麝香、脆蛇、天麻等178种。 荥经县境内水力资源蕴藏量64.22万千瓦,可开发量39.38万千瓦。

小河子又名冷水河,是荥河的一大支流,发源于团灵山北与天全县交界处,始段称化脚林沟,纳席子岩沟后称苦蒿沟,至小湾子转向东南流,称小河子,在新建乡政府所在地纳入紫眼河往下在乌龟石注入荥河。小河子长31公里,河口高程894米,年均流量10.86立方米/秒,可利用落差670米,水能蕴藏量3.82万千瓦。

相岭河为荥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小相岭北坡,始段称黄连沟,北流纳入大相岭流来的小溪沟后始称相岭河,东北流至凰仪乡政府所在地又转北流,在安靖乡政府所在地大通桥纳入由安靖乡田家坝、高河坝而来的铜厂河(又称高桥河),再北流至花滩镇沙坝头纳入从石桥乡西来的米溪河,往下在花滩场注入荥河。相岭河长27公里,可利用落差1110米,年均流量11.5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4.72万千瓦。

?荩草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荩草和喜欢阳光的植物不太一样,它的生长习性也比较的特别,喜欢较为阴暗潮湿的地方。由于这种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全国各地都能够看到这种植物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山坡,河边,树林稀疏的草地以及田野旁旁这些地方,而且由于它十分的不起眼,所以在草丛当中有会被人们认作是杂草。它的叶子和竹子十分的相似,而且根茎的部分也有着像竹节一样的节。在众人眼中的杂草其实也是比较珍贵的中药材,而且有着许多的用途,对于不少的疾病都有着治愈的作用。

种植荩草也十分的容易,这种植物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种子进行传播,而花期和果期都分布在8月到11月份。所以播下种子就能够让它肆意的生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植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那种植的过程当中尽量远离农作物和果园,如果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种子成熟的时候就会开始脱落,由于种子的质量比较轻,所以会随着风到处传播,而且散播的范围也比较广。

通常生长的话也是集群生长,繁殖能力比较的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打理。荩草已经拥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时候作为中药也被收录进了关于中药材的典籍当中。此外它也是很好的燃料,与其它的原材料混合在一起,能够染出好看的绿色和**。为中药而言,它也有着许多的功效。化痰止咳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功能之一,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咽喉炎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对于鼻炎,口腔炎这些类型的疾病也有着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消毒杀虫的作用,不过在现代的医学当中,治疗感冒和咳嗽方面的使用率比较高。

出处《本经》

拼音名Jin Cǎo

别名 菉竹(《诗经》),王刍(《毛诗传》),黄草(《吴普本草》),蓐、鸱脚莎(《尔雅》郭璞注),菉蓐草(《唐本草》),细叶莠竹、毛竹(《广州植物志》),马耳草(《吉林中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荩草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厘米,多节,常分枝,基部的节著土后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8~15毫米,基部星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厘米,2~10枚,呈指状排列或簇生于茎顶;有柄小穗退化,仅剩短柄;无柄小穗长4~4.5毫米,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具7~9脉,先端钝;第2颖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9脉,而两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曲膝的芒;雄蕊2,花药**或紫色,长0.7~1毫米。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长山坡草地和阴湿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化学成份叶和茎含乌头酸、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荩草素。

性味

1《本经》:味苦,平。

2《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

止咳、定喘,杀虫。

1《本经》: 主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

2《药性论》:治一切恶疮。

3《吉林中草药》:驱寒定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本草经集注》:畏鼠妇。

附方

1治气喘上气:马耳草四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2治恶疮疥癣:马耳草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摘录《*辞典》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8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