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关门夜关门
英 文 名Crneate Lespedeza
拉 丁 名Herba Lespedezae Cuneatae
夜关门的功效介绍:
夜关门 (《分类草药性》)
异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串子(《分类草药性》),野鸡草、白马鞭、赵公鞭、野辟汗草、铁线八草(《国产牧草植物》),蛇倒退、蛇退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千里光、胡蝇翼、半天雷、狐狸咀、蝗虫串、闭门草、暗草(《福建民间草药》),公母草、铁马鞭(《江西民间草药》),退烧草、小种夜关门、蛇脱壳、一枝箭、一炷香(《贵州民间药物》),胡流串,千里及(《闽南民间草药》),蛇垮皮(《四川中药志》),风交尾、化食草(《湖南药物志》),白关门草、光门竹、夜合草(《闽东本草》),三叶公母草、铁扫把、阴阳草、小叶米筛柴、大力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关门草、马尾草、夜闭草(《浙扛民间常用草药》),火鱼草、石青蓬(《上海常用中草药》),苍蝇翼(《福建中草药》),穿鱼串、串鱼草(《云南中草药》),黄鳝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老糠菜(《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截叶铁扫帚,又名:绢毛胡枝子、小叶胡枝子。
直立小灌木,高达1米。
枝细长,薄被微柔毛。
3出复叶互生,密集,叶柄极短,长不及2毫米;小叶极小,线状楔形,长4~10毫米,先端钝或截形,有小锐尖,在中部以下渐狭,上面通常近秃净,下面被灰色丝毛。
花1~4朵生于叶腋,具极短的柄;小苞片卵形;萼长3~4毫米,深5裂,裂片线状锥尖,被柔毛;花冠蝶形,黄白色,有紫斑,生于下部花束的,常无花瓣;旗瓣椭圆形,有爪,龙骨瓣不甚弯曲;雄蕊10,2体;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内曲,柱头小,顶生。
荚果细小,无柄,长约3毫米,薄被丝毛。
花期6~9月。
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荒地或路边。
分布东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采集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化学成分含蒎立醇、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以及β-谷甾醇。
药理作用①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药、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性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性物质)10毫克,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可待因2毫克相当。
但用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②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③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
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④对子宫的作用根的乙醇提取物对各种有孕动物和经已烯雌酚敏化的离体子宫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对各种未孕动物的离体子宫无明显作用。
⑤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全草煎剂在6.25~25%以上浓度对金**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均有抑菌作用,707每毫升含5毫克以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含10毫克以上对甲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咳宁醇及607对上述各种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性味苦辛,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微苦。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辛,微寒。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无毒。
④《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辛微苦,平。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夜关门的功效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
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
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
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
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
。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
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
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
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
治疝气。
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
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炖肉。
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遗精:退烧草一两。
炖猪肉服,早晚各服一次。
(《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老人肾虚遗尿:夜关门、竹笋子、黑豆、糯米、胡椒。
共炖猪小肚子服。
(《四川中药志》) ③治糖尿病:截叶铁扫帚鲜全草四两,酌加鸡肉,水炖服;另用铁苋菜干全草一至二两,水煎代茶饮。
(《福建中草药》) ④治大小人流尿:夜关门,煮绿壳鸭蛋食。
(《四川中药志》) ⑤治慢性白浊:夜关门、梦花根、白藓皮。
炖五花肉服。
(《四川中药志》) ⑥治溃疡病:乌药三钱,截叶铁扫帚三钱,仙鹤草一两。
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眼。
忌辛辣刺激食物。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⑦治胃痛,肾炎水肿:铁扫帚三至五钱(大剂可用一两)。
水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劳伤脱力:铁扫帚根一至二两。
水煎,蜂蜜冲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神经衰弱,白带过多:铁扫帚全草或根一两。
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小儿面目发黄:射干一钱,鱼鳅串根三钱,退烧草三钱。
以上各药,均用干的,淘米水煨服。
每天三次,一次服药水一至二两。
(《贵州民间药物》) ⑾治疳泻:铁扫帚全草,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⑿治小儿疳积:鲜夜关门三至五钱。
和未沾水的鸡肝炖服,连服三至五次。
⒀治小儿疝气:千里光干的全草五至九钱,瘦猪肉四两。
水煎服。
⒁治痢疾:鲜夜关门根三至四两。
水煎服。
(⑿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⒂治脱肛:干退烧草三两。
炖猪脏头半斤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二两,连汤服。
(《贵州民间药物》) ⒃治产后关节痛风:鲜夜关门根四两,猪蹄八两。
酒四两,酌加水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 ⒄治视力减退:夜关门全草八两,车前草一两五钱,青葙子、天竺子、当归各五钱,枸杞根、菟丝子、女贞子各一两。
煎服。
(苏医《中草药手册》) ⒅治肝热迫眼,赤肿疼痛:鲜夜关门八钱至一两。
酌加冰糖,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⒆治打伤致小便不通,小腹胀痛:夜关门一两,积雪草五钱。
酌加水煎,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⒇治刀伤:退烧草,口嚼,敷刀伤处。
(《贵州民间药物》) (21)治乳肿痛:夜关门冲烂,酒炒,包肿痛处。
(《四川中药圭)) (22)治犬咬、蛇虫伤,风热,湿毒:铁扫帚五钱至一两。
水煎,内服并外洗。
(《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用夜关门全草2两(鲜草3两),加水煎1~2小时,浓缩至100毫升,加白糖适量。
每次50毫升,日服2次。
10天为一疗程。
可视病情连服3~4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5天。
治疗427例,总有效率(包括临床痊愈或近期控制,以及显效和好转)在80%以上,不论对单纯型残喘息型均有效,病情轻的疗效略优于重的。
夜关门对于止咳、化痰的效果较显著,平喘次之;40%左右的病人在治疗3~5天后出现疗效,部分病例在10天后显效。
副作用不常见,少数病例出现头晕、胃不适,或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口腔粘膜溃烂、多尿等现象,一般不需停药,3~5天可自行消失。
也可以采用夜关门复方,但其疗效与夜关门单方似无明显差异。
复方有两个:1号方是夜关门2两,天门冬、百部各6钱;2号方是夜关门2两,棉花根、岗梅各1两。
煎法、服法、疗程与单方同。
据临床观察,夜关门单方多疗程长期用药,特别是通过发病季节的预防性用药,可使一部分病例获得远期治愈。
此外,从夜关门中提出两个有效单体-咳宁醇和β-谷甾醇,及两个有效部分-707、607,均曾分别在临床试用,发现对止咳、祛痰、平喘都具有速效,多数在服药4天内显效。
咳宁醇以镇咳,祛痰效果较明显,副作用有口干、喉干,唇干等,对心、肾及血液系统无损害作用,但对肝功能是否有一定影响,尚待继续观察;目前己制成片剂,每片60毫克,每次服1片,每日3次。
β-谷甾醇亦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较差,副作用轻微;每片80毫克,每次1片,日服3次。
'~707对咳、痰、喘均有较好作用,以镇咳、平喘的效果较好,副作用不明显;每片含量80毫克,每次1片,日服3次。
607装入胶囊,每粒300毫克,日服3次,每次1粒,均以10天为一疗程。
②治疗毒蛇咬伤取夜关门及假花生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片,每片含生药0.3克。
用温开水送服或研碎后灌服,每次15~20片,每天2~3次。
亦可在患者囟门部剃去铜钱大小一块头发,局部消毒后用针沿皮下挑刺,使微出血,然后取药片15~20片压碎,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囟门,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2次,保持湿润。
如有发热、恶心、呕吐,可加独活3钱,水煎分2次服。
用上法共治疗竹叶青蛇咬伤34例,眼镜蛇咬伤12例,金钱豹咬伤3例,海蛇咬伤1例,蝰蛇咬伤1例,不明蛇种咬伤5例,共56例,无1例死亡,全部治愈。
③治疗急性胃炎、痢疾取夜关门的根、茎、叶(干品)100克,洗净切碎,加水1200毫升,文火煎煮浓缩至200毫升过滤;成人每服50毫升,3~4小时1次,必要时日夜连续服用。
儿童、老年人或体弱者可酌情减量。
疗程1~7日,必要时可延长至2~4周。
系统观察50例,结果21例在治疗1~3日内、25例在4~6日内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
1. 关于药材的诗句
关于药材的诗句 1. 有关中药的诗句
一首用中药名称写成的“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
上联:独有痴儿渐远志。
下联:更无慈母望当归。
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门联。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慈母的哀思和怀念,可谓情真意切。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骑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十八个药名。
上联: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
此联为山西名医傅山和其友所对。嵌十六味中药。
上联: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下联: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此联上下联共嵌入二十八个药名。
2. 描写中药的诗句
1、《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宋代: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间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译文:柳色深暗花姿明丽浓浓一片灿烂春景,小巧阑干边刚抽出的花芽如玉簪,那是羞红的芍药正暗自结苞含情。细雨止后暖风软软里送来一阵细碎鸟鸣。
白昼缓缓拖长犹带初情的谈谈春阴。过去的去了不必在往事沉溺中低吟。正是春光和熙了不牵挂悠闲一身,只需趁兴游赏将水榭亭台登临。啊,处处都寻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43063见昔日游历的依稀脚印,无可找寻的只有失去的少年心。
2、《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3、《绝句四首》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4、《宿王昌龄隐居》
唐代: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译文: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5、《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代: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
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3. 关于药材的诗句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4.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5. 关于中药的诗词
中药诗文汇集 《水调歌头 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注: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红娘子。
叹一声。受尽了槟榔的气。
你有远志。做了随风子。
不想当归是何时。续断再得甜如蜜。
金银花都费尽了。相思病没药医。
待他有日的茴芗也。我就把玄胡索儿缚住了你。
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
因此黄连心苦苦里为伊担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
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的当归也。
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你说我。
负了心。无凭枳实。
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
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
莫把我情书也。当做破故纸。
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就是用中药名写的“两地书。”妻子的信是这样写的:“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它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视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寇不消心头恨,丁香空结雨中愁。
奈何!奈何! 这封信每一句话都嵌入一味药名,抒发了妻子心中的哀怨和思念,情真意切。 丈夫看后,挥笔答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
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苁蓉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还乡。
至时金银相赠也”。 回信也是药名的联句,将思念,艰辛,归期和允诺跃然纸上。
读罢趣味无穷。 血蝎天雄紫石英,前胡巴戟指南星。
相思子也忘知母,虞美人兮幸寄生。莺宿全朝当白芷,马牙何日熟黄精。
蛇床蝉腿渐阳起,芎药枝头万斛情。国老不能和百药,将军无计扫余殃。
黄连何为连身苦,龙骨应知骨自香。吐露清愁情已阙,金花在目兴应忙。
蛇床独活相思子,此德当归续命汤。 三宿而出画。
王不留行。 管仲不死。
独活。 曾晰死。
苦参。 吾当之小于狂简。
当归。 裨谌草创之。
藁本。 出三日。
肉从容。 居其所众星拱之。
天南星。 七八月之间旱。
半夏。 小人之德草。
随风子。 舟车所至。
木通。 以正不行。
继之以怒。苛子。
孩提之童。乳香。
兴灭国。继绝世。
续断。 若决江河。
泽泻。 亡之命矣夫。
没药。 楚狂接与歌而过孔子。
车前子。 桃之夭夭。
红花。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蝉脱。 夫人幼而学之。
远志。 妇产房(生地) 焊接(续断) 老骥伏枥(远志)。
一令又一令(千张纸), 仙人之歌(神曲), 孤零的一生(独活)。 酣睡(安息香), 条条大道无阻挡(路路通), 读书好处多(益智)。
匿藏和尚(密佗僧), 自我戒备(防已) 家喻户晓(贯众)。 天女撒花(降香) 千里驹(马宝) , 枯木逄春(苏木), 低头思故乡(怀熟地) 。
不生第二胎(杜仲), 蜀币(川贝)。 一斗(亩合) 非同凡响(神曲)。
初产绝育(杜仲)。 破屋更遭连夜夜雨(漏芦), 月经来潮(月月红)。
牧童(牵牛子),四通八达(路路通), 寿比南山不老松(千年键)。 飞骑穿杨(走马箭),盾(卫矛), 浪子回头(金不换), 带兵的人(将军一即大黄)。
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罢宴(冰硼散) , 两厢的传柬人(红娘子)。 奉命出差(使君子)。
赵云的故乡(常山) 。 沥血将尽(血竭)。
不薄不奢(厚朴) , 意志不坚(松节), 孔明怀着赤诚心,〔卧龙丹〕。 日中煮茗(午时茶) 开绿灯(路路通) 千年裘(陈皮)。
读罢群书增见识(益智) ,五月十五日(半夏)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大路上摔筋斗(滑石) 离乡背井(生地), 仓库潮润(谷芽)。
岭石上的青苔(地骨皮) ,人人都说家乡好(熟地)。 台湾同胞盼统一(当扫)。
飞行员关机仓盖(防风), 三九时节(天冬), 哄堂大笑(合欢)。 偷梁换柱(木贼),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九死一生(独活),故乡山水(熟地)。 荒土(生地), 妇女节前一天(三七)。
金链接铜链(黄连), 瀑布(泽泻), 戈壁林带(防风),出外之人思故乡(当归) 。 光荣标志(红花), 是草长年不发育(甘草), 暑季自萎黄(夏枯草), 必欲先睹而后快(急性子一见喜), 茅塞顿开(脑立清)。
留芳千古(安息香) 。万物齐眠(全竭), 故乡(熟地),相思病(没药)。
短笛无腔信口吹(雌黄), 实而不华(无花果),尘满面,鬓如霜(白头翁) 。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远志), 天仙奏乐传人间(神曲)。
全家乐(合欢), 崇高的理想(远志), 古籍残卷(破故纸)。吉庆有余(禹余粮), 非同凡人(天仙子),牧童(牵牛子)。
不劳而获(寄生), 千里驹(马宝), 名门闺。
6. 关于中草药的诗词
1、药圃无凡草
唐
朱庆馀
《赠陈逸人》
2、药出山来为小草
宋
陆游
《涧松》
3、寻草烧茅烹药柜
宋
白玉蟾
《万法归一歌》
4、寸草曾收药笼功
宋
陈允平
《僧房薜荔》
5、笑拈草化烧金药
宋
方回
《隐者》
6、烧药炉存草亦灵
宋
方岳
《又和晦翁棹歌》
7、不将瑶草充大药
宋
胡寅
《和诸友春雪》
8、是草皆为药
宋
释文珦
《幽栖》
9、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
宋
释正觉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10、草侵药种多难辨
宋
王之道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11、长生瑶草成丹药
宋
王镃
《山居即事》
12、药收阳地草
宋
翁卷
《寄沈洞主》
13、药苗如草长
宋
徐照
《题丁少瞻林园》
14、药署深严才草诏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
15、滋草犹拈药
明
阮汉闻
《示弟》
16、药多前代草
明
童佩
《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17、草香千品药
明
杨基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7.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
端阳
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
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
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著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
用中药名写了一首
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
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
写过一首题为
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