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印度总以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而感到脸上无上光荣,在上世纪美苏冷战的时候又同时巴结两个超级大国,经济稍有起色便又开始拼命买武器,仗着有西方的支持而狐假虎威,欺凌南亚各国,甚至公然敢入侵中国,但是一遇到硬茬,便又丝毫不敢声张,典型的欺软怕硬。
日不落帝国版图
我想,印度所做的这一切,无非就是想着怎样把经济搞上去,顺便在国际舞台上露个脸而已,但是这样真的能把经济搞上去?恐怕是痴人说梦。
现在,又有人梦想这印度在2030年超越目前世界GDP排行第三的日本,从而成为真实的三个了,但是小编想说的是,梦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常常使你措手不及。
好了,既然有人做梦了,那咱就聊聊,印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底气在哪?
人口: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印度是一个人口异常多的国家,免灾估计得有12个亿人了,在那个面积二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印度国里面,再过几年,我想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得退出二线了。但是人口多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很有利的因素,特别是青壮劳动力占大部分的时候,而印度目前就处于这样的阶段,想想三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中国也是处于这个阶段,所以说,如果印度能持久稳定并伴之以科学有效的政策,是能够释放出这些人口红利的,经济也就能搞上去。(但是依据现在印度这样的情况,瞎搞事,我想那是没可能的了。)
资源:印度虽然国土面积不大(相对于其庞大的人口),但是其境内的资源可是很丰富的,初中高中地理上都有,印度国内的煤、石油、铁等资源都很多,这是其发展经济的又以基础。
国际环境:在历史上,印度被西方国家殖民了好几百年,文化上与西方国家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甚至国语都是英语了。现在西方国家对印度还是很友好的,特别是印度也是个“狗大户”,出手阔绰,动不动就买上百亿的军火,这使得西方军火商赚得是盆满钵满,这更加密切了与西方的关系。
让小编想想,欢迎补充!
最后,小编想说,印度如果真想发展经济,提升国力,那他的邻国我们中国就是个很好的榜样,低调行事几十年,终会有出头之日的。而且想要稳定发展,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印度你别没事找揍,到时候别偷不到葡萄而搞得自己一身酸。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才是王道!
如果可以的话,想保护世界,做得到吗?想试试
前几天微博服务器炸了,一个微博程序员在结婚当天还加了个班,赶去给服务器扩了个容,也是令人万分心疼了。原因是10月8号鹿晗公布了与关晓彤的恋情,3千万少女集体失恋果然都能把世界搞垮。
从此关晓彤就变成了易招黑体质,20岁,大学二年级,大长腿,开奔驰,男朋友鹿晗,搁谁谁不恨。
赶巧,每次赶头条每次都被淹的汪峰老师在这天发了新歌,我不得不说,《那年我五岁》真的很合我胃口,以前听歌或许会在意旋律好与坏,现在听音乐真的完全看感觉了,何况汪老师的嗓音本来就带着点”时光流逝多残忍”的味道不是吗?
避开娱乐圈,可能更鲜有人知,在这次微博大事故之前,还有一重大消息,袁隆平研发的“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620.95,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国家。
这新闻不大吗?当然大,但是为什么两件事情相较之下明明后者权重更大些,反而得不到注目呢?
不是因为国民素质多低下,不是因为我更爱追星而不爱我的国家,单单拿出一个“袁隆平海水稻试验成功”搬上头条,人们依旧会肃然起敬,高呼这就是我逐渐强壮的大中华。
这一切都该归结于这就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更愿意,或者更容易去追随那些每日每日都在眼前挥洒诱惑的男男女女,因为那些根本就完全符合你的幻想和期待,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都是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服务的。
而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永远都是那些闷声做大事的人。
没人知道青藏铁路搭建通车的那些年,我们的工程师们经历了多少次生命危险,如果不是因为“辽宁舰”,有多少人知道罗阳这个名字……所以有时候想想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光靠技术和才华就可以吃饭的年代,你还要有曝光度,有色彩斑斓的聚光灯肯瞄准你。
可能大家很少有人知道胡迁这么个人,但我想你一定知道《牛蛙》这本书,“在我一件事也没做成过的人生里,从十岁开始,就想着搞砸点什么”,这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在今天凌晨,相关人士确定了青年作家、导演胡迁上吊自杀了。
这是一个做纯文学的作家,但是往往这种纯文学作家总是不如畅销书作家有知名度,尽管他们写出的东西更纯粹,更直抨人心。
所以或许那些有才华的人身后,都有着你看不见的深渊和孤独。
你可以说他懦弱,说他不坚强,但事实就是这样,它真真实实地发生了,留给世人的除了零零散散的惋惜也没什么了。
看他微博下面最新一条评论“世界不会更好了,但你也不用再糟心了”,看到这句话突然好难受。
明明明年就30岁了,一个人到底要多绝望,才会选择和所有的一切告别。有人说过,那些自杀的人,有时候真不知道他们是想不明白,还是彻底想明白了。
所以这世界上不被人知道的人那么多,受苦的又何止你一个,但是不管怎么样,希望他最后选择的那个地方,有诗酒常伴就好了。
说起“娱乐至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或许给了“娱乐”一个爆点,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衣食无忧。守着美团就可以吃饱,守着淘宝就可以穿暖,守着王者荣耀就可以什么时候无聊了就什么时候来个“团灭”,什么时候想出去看看了,点开微博全景图就可以想看什么看什么,这都不是问题。
最近听说的,是段子也好,是事实也好,“王者荣耀”团队每人拿了100个月的年终奖,想想这都是我们平凡客户为他们创造的价值啊!你是不是也没想到过,你不过是爱玩了个游戏,竟然给腾讯创造了这么大一个商业价值。
除了这些,娱乐时代还衍生出了一个巨大的“娱评群体”——键盘侠,而且好像社会发展的越迅速,他们就有越大的平台去“大展拳脚”。
前不久平息的“薛之谦和李雨桐”,双方都毫不示弱地证明自己的无辜,不断地爆料不断地解释再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放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情侣分手,一方另觅从前情深,一方觉得委屈想讨个解释而已的爱情剧戏码,却因为热评不断一直挂在热搜上,两人纷纷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个成了“渣男”,一个成了“小三”,谁都没赢。
再者,iphone8最近频频爆裂,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然而你打开TimCook的微博,评论真的很难听。
所以有时候我想想,微博真的是一个戾气重到让人觉得失望的地方,之所以它的装机用户反而越来越多,没有减少,就是因为,在这里,你随便想说什么都可以,想看什么都可以,它似乎就是一个离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最近的一个地方,人们不就是只要精神得到了满足,其他的都可以变得无关紧要无关痛痒的吗。
所以也是觉得,那些在各种圈里混的知名人士挣那么多钱也是合理的,一个人不火的时候拼命都想火,一旦火了之后,你就要同时承受它所带来的副作用。“我为你花钱,你就要贡献出点什么供我消遣”,大家总要都付出些什么才好不是吗。
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到底将会是一个最坏的结束,还是将会是一个最好的开始,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多元化的万花筒里,你怎么说都是对的,只希望最好的别消失,最坏的别泛滥,少一些批判和评论,每个人好好过自己的人生本身都没有什么错,多给那些默默在黑暗里坚持的灵魂一些鼓励和关心,没有哪一个有才华的人活该被淹没,最后,希望你每天每天都要觉得自己是个很棒的人,事实上,你真的很不错。
晚安!
《少年的你》中有一段对话,北野问陈念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她说保护世界,即使并不容易,她也想试试。那时候的他们坐在夜幕中,脸上挂着伤。这一幕深深打动了我,因为那一句保护世界,因为那一句试试,因为那一脸的义无反顾。
前两天在公车上遇到一群特殊人群,有个大叔腿脚不便,有个姑娘和两个大哥眼睛有缺陷,有个大姐手有不便,还有个大哥说话吃力,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关注着环境问题,在谈论着环保措施,在倡导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楼下公园里天天戴眼镜看报纸的大爷,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讲起人与自然便开始滔滔不绝。那个喜欢戴斗笠穿布衣裙的清洁工大叔,可以为了被压在车轮底下的塑料袋整整等半天。
总有那么些人,他们满怀希望,认真勇敢,对这个世界身怀己任,即使自身并不一定幸福,生活并不一定顺畅,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心怀世界、心存大爱。这样的人,多半平凡,时常被忽略,却是比那些备受瞩目的明星耀眼得多,也许就在某一时刻,他的某一行为,亦或是某一句话,能够直击灵魂,感动你我。
关于环境问题,6.10世界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刚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据迄今最大规模的植物灭绝调查显示,自1900年以来,每年有近3种物种消失,这比自然状态下走向灭绝的预期结果要高出500倍。
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自1753年卡尔·林奈的《植物种志》出版以来,已有约1234个植物物种灭绝,而这些植物中,有一半以上被重新发现或重新分类成另一种生物物种,这意味着仍有571种物种被推测为灭绝,而现实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研究结果显示,自1900年以来地球上各个区域植物物种灭绝的情况相当严峻。其中,最为严峻的是以生物多样性著名的夏威夷,灭绝物种高达79种,而居于第二的是南非,灭绝物种达37种,其他较为严重的地区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等地。然而这些数据仅仅是物种灭绝速度的底线,事实上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就灭绝的物种以及未被考察到的地区,科学家还表明,还有一些物种属于功能性灭绝,仅活在植物园中,或者在自然界中已经非常稀少。所以植物物种在自然界中的灭绝速度应该比研究结果要高出很多。
“植物的灭绝,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一种灾难,包括人类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其他物种的生存都有赖于植物”。英国皇家植物园的联合研究员和保护科学家卢加德哈博士如是说。植物是所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是相互影响、互不可缺的,一个物种的灭绝绝非仅仅是其自身消失了而已。
威尔逊曾在他的著作《缤纷的世界》中有所提及:在索马里,一种只剩20株的禾草,能为世界含盐沙漠带来绿色和饲草。海稻之父陈日胜在野生植物中偶然发现了海水稻种,从而促进了盐碱地种植粮食的实现。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一个重要种质资源来源于海南的一个野生种水稻。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云南省上世纪80年代有26个地方均有野生稻居群分布,如今只剩2个地方。仅从生物基因的角度看,每失去一个植物物种,就意味着失去一种独特的基因库,这对人类而言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就人类而言,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植物,我们的呼吸、食物、衣着、住所等等均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我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之后,这一切均无法得到保障,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这一点上老百姓深有体会的当属我们餐桌上的菜肴,从前每家每户种着自留地留着自留种,番茄有浓重的番茄味儿,萝卜有辛辣的萝卜味儿,大白菜有大白菜的可口,卷心菜有卷心菜的甘甜,还有削个顶往里塞点白糖就是人间美味的白黄瓜,同样都是豆角,隔了一个村,也许你家的和我家的就不一样了。而现在,清一色均是种子公司提供的一代种子,也许还有部分转基因种子,农民不再留自留种,菜场里的蔬菜散发着相似的味道,我们很难再品尝到蔬菜本身的味道,从前植物带给我们的味觉盛宴只能存活在我们的回忆中,因为很多品种都已经消失了。
另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的原生种也正在走向消亡或已经灭绝。很多人庆幸还有人工栽培种,但是同一种植物他们所蕴含的药效强度是不一样的,野生种比栽培种的药效要强得多。90年代之前出生的农村人口应该有较深的体会,小时候生病挖点中草药一吃就好,现在同样的毛病要吃好几副药,同样的配方,用药剂量也在增加。这是因为现在大多数中草药都是人工栽培的,而野生种也许抗病基因更强,药用成分更高。从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杨静博士认为,野外灭绝,就代表着这种物种的遗传资源多样性完全消失了。
也许,人类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难,地球上的生物曾经历过五次自然大灭绝。而第六次,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农业活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生存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与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快了500倍。
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刻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远,我们忙于生存,忙于交际,忙于赚钱,忙于挥霍,至于其他,与我何干?我们忘了,虽然处于金字塔顶端,但是底层断裂了,上层如何生存?人与自然本应当是个利益共同体,最终要面临的本质问题是生存,即如何在地球上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对于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许多人认为那是专业人员的事情,建立保护站、种质资源库不是个人能做到的,但是除去这些,我们仍然能为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自然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提倡自然农法,减少农药危害;我们可以提倡节约资源,减少垃圾输出;我们可以提倡适度采挖,减少过度攫取;我们可以建立自然课堂,让更多的人认识自然认识植物。正如开篇的特殊人群、清洁工大叔等人,我们虽然平凡,但是我们仍然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为地球上的生物缔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你最想做什么?”
-“保护地球。”
-“做得到吗?”
-“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