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又名海藿香,是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广藿香与普通藿香一样,既是名贵的植物香料,又是常见的中药材,那么它具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广藿香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广藿香的功效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溼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溼倦怠,胸闷不舒,寒溼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正是由于广藿香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卓著,因此是中医治疗溼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溼倦怠、胸闷不舒、寒溼闭暑、腹痛吐泻必不可少之要药,而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等系列中成药在药店俏销的真正原因,源于藿香醒脾理溼的卓著疗效。
芳香化溼,用于溼阻中焦证。
本品为芳化溼浊的要药。若溼浊内阻,中气不运,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常与苍术、厚朴、半夏等配伍,如不换金正气散。
解暑发表,用于暑溼证及溼温初起。
藿香性温而不燥,化溼又能发表。对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恶泄泻者,可与紫苏、半夏、厚朴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溼温初起,溼热并重者,每与清热祛溼的滑石、黄芩、茵陈蒿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
止呕,用于呕吐。
既能化溼,又能和中止呕。治溼浊中阻所致的呕吐最为适宜。常与半夏配伍;偏于寒溼者,可配丁香、白豆蔻等;偏于溼热者,配黄连、竹茹等。妊娠呕吐,配砂仁、苏梗等。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等。
广霍香的作用
增强消化。
有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的作用。
抗真菌。
其水煎剂试管内有较强的抑制真菌作用和抗菌作用。
问题面板。
*** 的再生作用很强,帮助新生细胞,改善粗糙面板、粉刺、皮肤发炎、香港脚、头皮脂漏以及溼疹都有效。小麦胚芽油4毫升+荷荷芭油16毫升+广藿香2滴+薰衣草5滴+乳香3滴
镇定神经。
薰香,对神经衰弱有帮助,强化中枢神经,高剂量有 *** 作用,低剂量具有镇定作用,是平衡中枢系统的最佳精油。
广藿香4滴+檀香3滴+巖兰草3滴
振奋情绪。
薰香,激励、振奋人心,消除嗑睡以及清醒头脑。
广藿香2滴+佛手柑3滴+柠檬草3滴
广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粥
藿香末1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米花将开时,加入藿香粉,再炖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剂。功用解暑祛溼,开胃止呕。适用于夏季感觉暑溼之邪,发热胸闷,食欲不振,呕恶吐泻,精神不振等症。
藿香七鲜茶
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鲜芦根、鲜石斛各10克。上述七味洗净切碎,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汁去渣即成。代茶频饮,每日1剂。功用芳香化浊,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适用于小儿夏季热之发热口渴等症。
藿兰菊豆英草汤
鲜藿香12克,鲜佩兰12克,野菊花10克,绿豆衣12克,蒲公英12克,生甘草6克。将上述诸药共入锅中,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10岁以下儿童药量减半,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代茶饮用。功用清热解毒。适用于小儿痱子等症。
藿香荆芥防风粥
藿香5克,荆芥5克,防风10克,粳米50克。将荆芥、防风、藿香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煮为稀粥。每日1剂,连用3—5日为一疗程。功用驱邪解表,和胃止呕。适用于外邪犯胃引起的呕吐。
藿香佩兰二花汤
藿香、扁豆花、佩兰、银花各9克,白糖适量。将上述诸品共入锅中,水煎1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剂,连服3—5日。功用散热解毒。治疗暑溼伤表型流行性感冒。
藿香露
藿香叶约50克。先将藿香叶剪碎后,放入烧瓶内,加入适量清水,盖上瓶塞,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炉给烧瓶加热,待烧开后收取蒸馏液即可。每日2—3次,每次1杯约150毫升,温热饮用4天左右。功用清暑芳香。适用于暑热天气由于感受暑溼之邪而引起的胸闷气滞,呕吐恶心,食欲不振,泄泻口臭等症。夏季常饮,效果显著。
藿香扁豆饮
鲜藿香30克,鲜荷叶30克,鲜扁豆汁30克。将上3味药用开水浸泡,代茶频饮。功用清暑热,爽神志。主治中暑或因暑热引起的恶心呕吐。
中草药:竹根七的功效与作用
黏土作品七鲜黄连花朵制作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剪刀,尖棒,树脂粘土,提前做好的花蕊,小海绵。
1、将一小坨粘土搓成水滴形。
2、用剪刀将圆头部剪成3瓣,微微张开。
4、左手持粘土,右手持尖棒将花瓣碾压薄,尽量均匀完整。
5、花瓣碾的宽大一些,符合花的形状。
6、花瓣都是在手指处,以手指为底碾平的。
7、将三瓣花瓣都碾好。
8、尽量对称
9、在花瓣中部,插入之前做好的花蕊。
10、另取一块粘土,以相同方式再做一朵三瓣花。
11、先搓成水滴形。
12、然后,剪出三瓣花瓣。
13、分别碾平三瓣花瓣。
14、将第二朵三瓣花也插入第一朵后面。
这样就完成啦。
竹根七
(《陕西中草药》)
异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
植物形态开口箭,又名:开喉箭,万年青。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圆柱形,节明显。叶基生,无柄,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20~50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全缘,一般下部的叶较短,中部的叶特长,老时深绿色。花茎自叶间抽出,花密集成穗状花序,具叶状总苞1片;每花具小苞片1枚,三角形或圆形,白色,花几无柄;花被浅黄白色,裂片6,圆形,下部连合成盘状;雄蕊6,花丝极短,花药2室,纵裂,内向,椭圆形,白色,花粉红色;雌蕊1,柱头3浅裂,子房上位。浆果红色,径约7毫米;种子1颗,圆形,黑色。花期5~6月。果期翌年2~3月。
生于深谷林下近流水处。分布我国中部及西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
药材根茎扁圆柱形,略扭曲,长10~15厘米,径约1厘米,节明显,略膨大,节处有芽及膜质鳞片状叶,节间短。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皱纹。断面淡黄白色,细颗粒状。气无,味苦涩。
产于陕西、四川。
性味《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寒。"
功用主治滋阴泻火,活血调经。治劳热咳嗽,风湿痹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草药》:"除风湿,清热泻火,镇痛止血,调经活血,滋阴补虚。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劳伤,月经不调,骨蒸劳热。"
②《成都中草药》:"益气活血,清肺,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粉冲服,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骨蒸劳热,腰腿疼痛:竹根七、长春七、朱砂七各五钱,牛膝、木瓜各三钱,芋儿七、伸筋草各二钱,夏枯草一两,白酒一斤。泡酒服。每次一酒盅。(《陕西中草药》)
②治虚劳咳嗽:牛尾七炖猪心肺服。(《成都中草药》)
③治蛇、犬伤:牛尾七鲜根茎或叶捣敷。(《成都中草药》)
提醒您:竹根七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