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菜是需要播种生长的。可以去种子公司或者农贸市场买一些紫甘蓝的种子回来播种 ,一般紫甘蓝的播种时间是5月到6月,这个季节非常适合紫甘蓝菜的生长, 气候温润很适合菜苗的发芽 。
紫甘蓝菜如何生长
5月~6月是紫甘蓝菜的育苗期 ,甘蓝菜需要先进行预苗然后再移栽。 一般育苗的时候要做好通风措施 ,而且育苗的时间不能太长了 ,在育苗期要进行营养液以及以及多菌灵喷洒才能使甘蓝菜的育苗成功率增高 。当甘蓝菜育苗成功后菜叶长得健硕了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选择好一片方便灌溉的土地,把田地平整好施入有机肥 ,开沟 ,洒水 。当这些步骤都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需要注意的是每亩地的移栽数量不易过多 ,如果过多会影响紫甘蓝菜的生长 。
紫甘蓝菜的生长周期
甘蓝菜非常喜欢水分 ,所以要保持甘蓝菜水分充足 ,养分充足 。当甘蓝生长到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到结球期了,这个时候要给紫甘蓝菜增加肥料, 肥料施好后需要立即浇水。种植紫甘蓝菜的温度也非常重要 ,一定要保持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下, 这样才会使甘蓝快速生长 ,在甘蓝菜的生长周期中需要追多次肥料 以避免甘蓝菜缺乏营养影响产量 ,甘蓝菜的生长周期80天左右 。
紫甘蓝的营养
甘蓝菜里面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叶酸等 。它具有抗癌 、抗衰老的作用且多吃紫甘蓝菜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因为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老少皆宜,尤其是女性多吃紫甘蓝菜可以起到瘦身的作用还可以补充叶酸。?
如何种紫甘蓝
种植甘蓝的注意事项
播种要点
播种的时候应当先将事前准备好的苗床开展浇灌,苗床的地势一定要高,随后土壤要细的,最有益于小苗的生长。种植的情况下便是把种子匀称的撒到苗床上边,再遮盖一层薄土,为了让种子更快的出芽,在种植种子之后应当在上面再遮盖一层塑料膜。那样可以有益于育苗,也可以让小苗更快地长出。
栽种移栽
当小苗长出四五片叶片的情况下,就应当开展栽种了。在栽种之前一定要给苗床开展浇灌,随后把苗种植到准备好的田地里边。种植的情况下应当依照每一行的间隙在50厘米,每颗中间的间距要在40厘米左右。
浇灌
在移栽完之后,将温度始终保持在15℃到20℃间,那样才有益于紫甘蓝的生长。此外刚移栽完之后,它的根处是生长较为迟缓的,因此要及早的来浇灌固定不动它的根茎和推动根处的生长。
上肥
这个时候的紫甘蓝是需要大量的营养的,因此一定要及早地施肥来提供它的生长,在全部生长发育的环节大概要增加三四次的化肥,这种有机肥能够是基肥或是是有机肥料。可是需要注意的是,当见到紫甘蓝开始包心的情况下,种植户一定要给甘蓝增加一些钾肥来推动它生长。除此之外还需要留意土壤层中的含钙,及时的增加一些含钙量的化肥能够使甘蓝看起来牢固。不然很有可能会发生中空的状况。
病害的预防
和一般的蔬菜一样,紫甘蓝普遍灾病也只不过是那几种例如黑腐病,软腐病等,发生这种灾病的缘故,大多数是田里的管理水分不合理而导致的,一旦沾染这种灾病会严重的危害甘蓝的产量及其品质。有一些种植户的甘蓝还会继续出现霜霉病等这类的灾病,而造成这种灾病的缘故大部分便是夏天温度太高,而且持续下雨天导致的了。
此外当甘蓝有蚜虫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各种各种灾病,因此种植户要及早地观察自身地里的紫甘蓝,一旦有灾病的产生时,要提前地开展整治,尤其是蚜虫,一定要及早地开展消除,不然很有可能会大规模地繁育,导致限产。
紫甘蓝是一种喜欢湿冷,抗寒性强,属于超低温,长期可以日照,而且天然异花授粉的蔬菜,取决于制种地的规定是整平富饶,注水便捷,而且害虫伤害少的地方,需注意的是在挑选种植地的情况下,要选择周围两千米没有其他的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留种田地的土壤。
紫甘蓝在我国的栽培食用仅有五六年的时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紫甘蓝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特菜品种,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众多紫甘蓝种植户也因此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寿光市洛城街道杨家尧河村附近,很多菜农也选择了种植露地或拱棚紫甘蓝,但笔者发现,当地的紫甘蓝种植管理比较粗放,收获后的品质也相对较差,因此卖不上很高的价钱,下面就向菜农朋友介绍一下高品质紫甘蓝的种植技术,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甘蓝属喜冷凉的蔬菜,不耐酷暑,所以夏季栽培地点应选择在气温较冷凉的地方。紫甘蓝夏季栽培的目的主要是保证8~9月份的供应,所以在选择适宜栽培地点的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要精心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
1、适期播种
选择适应性强、抗热性较强的品种,适期播种,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用小拱棚育苗。
壮苗的标准是:未通过春化阶段的具有6~8片真叶的较大壮苗,下胚轴和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这样定植后缓苗快,生长恢复快,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强。
2、定植
定植地应选择地势较高较干燥处,以利排水排涝。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堆肥、猪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可掺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硫酸钾50千克一起施用,以增加磷钾的含量,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
做畦分为平畦和垄畦,平畦一般宽1.5米,长5~7米,垄畦宽0.6米,长6~7米。
垄畦定植一般用水稳苗,即先开沟浇水再将苗子定植沟内。平畦是先挖穴栽苗,后灌水。定植密度行株距为60×50厘米,每亩2000~2200株。
3、温度管理
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
在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若白天温度超过25℃,要打开薄膜放风。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
4、肥水管理
紫甘蓝需肥量大,除重施基肥外,幼苗期要少施薄施有机肥,移栽后一周应随水施入少量氮肥(7~10公斤/亩硫酸铵)。
莲座叶形成时追腐熟人粪尿加尿素,莲座叶生长盛期要沟施腐熟有机肥加氮磷肥,包心的前期和中期要各施一次氮钾肥(追肥的具体用量一般为每亩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10~2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
施氮钾肥可以提高紫甘蓝的含糖量,施氮磷肥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施磷钾肥可以提高纤维素含量,所以紫甘蓝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这是高产优质的关键。
另外,如果土壤过于干旱则容易引起缺钙现象,也就是常见的“干烧心”。
在缺硼的土壤上生长的紫甘蓝会造成产品顶部发育不良,结球不紧,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所以在紫甘蓝栽培过程中也应重视钙肥和硼肥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5、浇水
雨季下过热雨后,要及时浇灌井水,来降低地温,增加土壤含氧量,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热雨为害,同时也可以防止叶球腐烂。
6、中耕
中耕除草工作以浅中耕为宜,划破地皮即可,以除尽杂草为主。
7、防病治虫
①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
②霜霉病:喷施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③菌核病:喷施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
④蚜虫和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防治。
8、收获
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后,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损伤叶,做到叶球干净,不带泥土。有病的叶球和腐烂有污染物的叶球不能做为商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