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我国影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8:52:57
字号:

1、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原产地美洲,对于粮食方面可食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长期进化过程中分化成两种生态型,根据取食寄主植物的不同分为“玉米型”和“水稻型”,前者嗜食玉米和高粱,后者嗜食水稻和牧草。2019年入侵我国的主要为“玉米型”。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影响

 2、鉴于草地贪夜蛾适生区域广、寄主范围宽、增殖潜能强、扩散速度快、突发危害重等显著生物学优势,一旦发生虫害,将对我国的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玉米有着非常广泛而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幼嫩玉米植株更受青睐。

 3、2020年,草地贪夜蛾作为迁飞性害虫,今年的危害有以下特点: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提早、发生面积扩大。另外已在我国南方定殖,同时境外虫源持续迁入,2020年发生态势更加严峻,防控任务更加艰巨,也比2019年更复杂。2020年境外虫源的持续迁入和本地虫源的生长,会导致种群数量远远超过2019年北迁虫源。此外,2020年春季向长江流域迁飞的时间会比2019年提前一个月左右,相应的,它蔓延到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迁飞的时间也会早,此时正是黄淮海夏玉米的苗期、北方春玉米的新叶期,因此 造成的危害预计会比2019年更大。

种植水稻需要注意什么

专杀地下害虫的农药有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阿维菌素和噻虫胺等药剂。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和炒香的玉米面加上青菜叶搅拌均匀,然后在傍晚的时候撒在作物周围地上,这样可以诱杀地老虎;或用25%溴氢菊脂30-40毫升加水75千克,在落日之后进行喷洒防治。

一、专杀地下害虫的农药

1、专杀地下害虫的农药有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阿维菌素和噻虫胺等药剂,地下害虫一般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主要为害的作物有棉花、大豆、玉米、蔬菜及果树。

2、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玉米面加上青菜叶,在傍晚的时候撒在作物周围地上,这样可以诱杀地老虎,每亩用炒香豆饼、玉米等饲料1.5-2千克,50%辛硫磷50克,加上清水搅拌均匀在傍晚的时候撒在田间作物根际周围,防治效果比较好。

3、还可以用25%溴氢菊脂30-40毫升加水75千克,在落日之后进行喷洒,作物的茎叶要喷湿,喷施1-2次,这样可以有效的杀死地老虎。

4、每亩用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加水10倍喷洒在25-30千克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然后立即进行浅锄,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治地下害虫。

二、杀虫双农药打什么虫

1、杀虫双农药可以打菜青虫、潜叶蛾、水稻二化螟和小叶绿蝉等害虫,杀虫双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纯品为白色固体,有少许臭味,易溶于水。

2、该农药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且还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害虫在刚接触和取食之后没有任何反应,然后逐渐行动变得缓慢、失去侵害作物的能力、停止发育直至死亡。该农药有很强的内吸作用,可以被作物的叶、根等吸收和传导。

3、在使用杀虫双农药的时候,可以加入0.1%洗衣粉,这样可以增加药效。该药剂对蚕有比较大的危害,在施药的时候要尽量远离。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插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健壮的成长,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依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收成

干燥、筛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筛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施肥要点

民谚说:“秧好一半禾”,这说明水稻秧苗健壮是增产的基础,另一半禾是指秧苗移栽后的管理。水稻秧苗在本田的生长期比秧苗长的多,早。中、晚稻都在100天以上。此期水稻要经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成熟期几个时期。这段时间水稻营养的及时供应更为重要。

一般本田施肥按水稻的生育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是指从移栽至分孽终止,也就是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此时以促进有效分蘖和争取多穗为目标;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花粉形成时期),此时以壮秆攻大穗为目标,但施肥不能过多;后期是指水稻进入抽穗到成熟的时期,此时以攻粒多、粒饱为主,既要保住不脱肥,又不能贪青晚熟。

以上水稻三个时期的施肥方法,实际上是指施肥的原则、理论和目标,真正实践起来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的水稻品种来确定施肥量的多少,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具体说就是看土壤是肥还是瘦,土壤质地是沙还是勃。如果土壤又肥又沙,则施肥量要减少,土质是勃而瘦,施肥量就要加大,这就叫看土施肥。此外,还要注意看苗施肥,苗壮少施,苗瘦多施,这就是下面施肥量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幅度的缘故。

现将水稻本田的肥料施用量分绍如下: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为硫酸铵3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上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后可使肥、土、水相融,以减少肥料流失。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如果总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过30千克硫酸铵,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①面肥。插秧前耙田时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②分蘖肥。插秧后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10千克。③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8~10千克。④粒肥。抽穗前7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

病害防治

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它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感病品种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种增多,耕作栽培制度变化等向着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方向发展。

水稻

1.防治对象要明确

针对田间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农药进行混配时,其农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别是穗颈瘟防治,三环唑有2种剂型,切不得搞错。

2.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

盲目加大药剂用量,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上为害

水稻病

恶苗病

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

穗颈瘟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三是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漫灌,保持田间干燥,连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水;四是应用药剂防治,在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7~10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喷药一次。

害虫

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本世纪迁飞性稻飞虱发生相对偏轻,但不能麻痹,加强监控,防止回升;稻纵卷叶螟持续猖獗,特别是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大发生,对粳稻穗期造成严重为害。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本地繁殖、本地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本世纪螟虫兴风作浪,灰飞虱小虫闹大灾。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6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