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
猴头菇因形似猴头而得名,别名猴头菌。猴头,猴菇,猴蘑,是我国一直以来特别有名的菜肴,也是我国四大名菜之一。猴头菇不仅仅可以作为美味佳肴的食材,也可以制成猴头片药材。那么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猴头菇主要生长在深山老林中,营养成分极高,作为一种少见的名贵可使用菌类,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猴头菇味道甘甜,性平,富含的蛋白质相当于香菇的两倍,并且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无机盐以及各种维生素。同时,猴头菇针对免疫力低下,神经衰弱的人群也有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的功效,并且还有一定的延缓衰老效果。对于心血管患者,猴头菇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调节患者身体内的血脂平衡,帮助患者提高血液循环能力,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选择。
猴头菇的功效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猴头菇作为食药两用的珍贵原材,对人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反作用,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尤其它的延缓衰老功能更适合于中老年人的使用,因此,猴头菇无论作为食材还是药材,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5两,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
(2)还有一种 小刺猴头菌 Herieium captmedusae (Bull. ex Fr.) Pers.,刺密而短,效用同 猴头菌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Pers.[Hydnum erinaceus Bull.ex Fr.,Hericium caput-medusae Pers.];Hericium coralloides(Scop.ex Fr.)Pers.ex Gray[Hydnum coralloides Scop.ex Fr.]
2.珊瑚状猴头菌 子实体肉质,通常有数个软而韧的短小主枝,各主枝又多次分枝,形似珊瑚,长10-30cm,主枝基部有时愈合成块。整个子实体鲜时纯白色,干后变硬,浅**。主枝和分枝上生有菌刺。在分枝上更为稠密。菌刺圆锥形,锐尖,长5-15mm。菌丝有锁状联合,孢子近球形,无色,光滑,含1个油滴,(5-6)μm×(4-6)μm。
2.生于云杉、冷杉等的枯腐木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甘肃、上海、浙江、河南、广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培育技术 猴头子实体培养目前多采用瓶栽方法,药用菌丝体可用固体培养或液体发酵生产。瓶装猴头菌种的母种、原种及栽培种的制种方法一般与黑木耳、香菇等常规菌种生产技术相同,瓶装培养基也用木屑、棉子壳、甘蔗渣等农副产品加定量的辅料制成,如木屑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和匀料后加清水拌湿,培养料水分含量一般为65%~70%,装瓶后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猴头原种,移入培菌室,保持室温在23~26℃。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培养1个月菌丝长满瓶,移入出菇房,打开瓶塞流通空气,室内湿度加大到90%~95%,温度降到20℃左右,不能超过22℃,过高子实体生长迅速,但球块小、色泽变黄,质量差,如温度降到16℃,子实体生长十分缓慢。出菇房应给以散射光,空气流通,一般从菌蕾形成到子实体成熟,需12~17d。头茬菇采收后,随即清除培养瓶表面残老的菌丝,仍保持在上述出菇房的温湿度条件下,仍可采收再生的子实体。猴头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流程为:试管斜面菌种培养基→一级摇瓶(500ml)种子培养→二级摇瓶(500ml)种子培养→种子罐种子(三级)培养→发酵罐培养。斜面培养基为麦麸50g(蒸水取上清液),葡萄糖10g,蛋白胨2g,KH2PO4 1g,MgSO4·7H2O0.75g,琼脂20g加水1000ml,pH自然。种子培养基成分同上,但不加琼脂。种子罐培养基:葡萄糖2%,豆饼粉1%,蛋白胨或酵母膏0.1%,KH2PO4 0.15%,MgSO4·7H2O 0.75%。发酵培养基:蔗糖3%,黄豆饼1.5%,蛋白胨0.1%,KHNPO4 0.3%,MgSO4·7H2O 0.15%,pH自然。接种量为每一斜面试管接三角瓶一瓶,一级种子接二级种子接种量10 %,二级接三级5%。培养条件:一级种子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培养4~5d,温度24~26℃,二级种子在往返式摇床(90次/min)培养3d,温度26~28℃。种子罐培养在40L罐中投料20L,温度26~28℃,搅拌速度200r/min,培养2~3d,通气量为1:0.3~1:0.5。发酵罐培养与种子罐基本相同。当发酵液变为黄棕色、布满菌丝,残糖含量在0.2%左右,即可终止发酵。
(2)珊瑚状猴头菌 于实体基部生有数枚主枝,各主枝又有短细小枝,形似珊瑚状;刺长5-15mm,末端锐尖。
2.抑瘤作用 在Swiss雄性小鼠左前腋皮下,接种肉瘤S180细胞,然后口服猴头菌多糖50mg/kg,100mg/kg,200mg/kg,每日1次,连续7d,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对荷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荷瘤重量与其相应鼠脾NK细胞活性呈负相关猴头菌还能抑制黄曲霉素对大鼠的致肝癌作用,减少肝切面的病灶数。
3.抗溃疡作用及降血糖作用 通过胃蛋白酶抑制吸附实验,证明猴菇菌片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而促进溃疡愈合。猴头菌多糖可降低小鼠正常血糖和四氢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4.延缓衰老作用 猴头菌丝体多糖和子实体多糖能显着增加果蝇飞翔能力,降低刚孵化果蝇和小鼠心肌组织脂褐质含量,并能增加小鼠脑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
2.《农政全书》:如无花、麻姑、猴头之属,皆草木根腐坏而成者。
3.《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等功能。与本品有类似功效,且分布区相近似的尚有以下两个近缘种:玉髯 H. Coralloides(Scop.Fr.) Pers, ex Gtay 及分枝猴头菌 H.ramosum(Bull. Ex Merat。) Letel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