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6:28:10
字号:

推荐防治方案: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农户提问:水稻有纹枯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水稻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

1、水稻纹枯病简介

又称水稻云纹病,是当前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感染所致。

水稻田间温度达到25℃、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病菌会迅速蔓延,属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害。

2、水稻纹枯病从苗期到穗期各阶段均可发生

菌丝可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水稻育秧后,菌核随水漂浮流动并粘附在水稻秧苗上,从水稻茎秆或叶鞘的表皮组织侵染开始危害。

发生初期为淡绿性水渍状斑点,再进一步扩散后斑点变为椭圆形形或者云纹形,中间呈灰绿或灰褐色。严重时,多个斑点聚合一起形成大斑圈,可以致叶片发黄并枯死。在茎秆发病时,常和叶片发病相似。

在稻穗上危害时,在穗茎处形成上述灰褐色斑圈,会影响谷粒的形成,造成空苞多、瘪粒多、谷粒不饱满等,从而造成千粒重下降。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较为严重。

3、从防治纹枯病上讲,预防大于治疗

如果往年或上季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的话,病菌菌核会脱落在土壤中继续危害本季水稻。

从分蘖期开始,每次打药就需要添加纹枯病的药剂进行预防,常见的农药成分有:己唑醇、戊菌唑、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鲜胺、噻呋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就是:32.5%苯甲嘧菌酯、30%己唑醇、35%苯甲己唑醇等。

水稻纹枯病怎样防治

了解了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后,我们再说说该如何进行防治?

1、纹枯病

多发在水稻的中下部位,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用水量要大,重点喷贴近水层水稻基部的茎秆和叶鞘。

治疗病害,建议每亩地使用3桶水,如果用水量达不到,药液不能充分接触病斑及菌丝的话,很难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不建议使用弥雾机和无人植保机防治,因为用水量达不到,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好。

2、推荐纹枯病用药防治方案:

(1)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2)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水稻有哪些常见的病症,病害特征和防治方法分别是什么?

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防治:一、药剂防治 1.往年有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田块,在水稻插秧前,用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克/亩,拌细土撒施,可杀死田间土壤中的有害真菌、细菌,减轻病害的发生基率;2.抓住适期用药,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三个容易发病阶段,结合水稻其它病害防治,兼治其它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药剂可选用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叶枯唑等杀细菌性药剂,喷药后5-7天后再防治一次。 二、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严防深水或脱水干旱,田面保持干干湿湿,浅水勤灌,增强根系活力,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同时增施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轮作、直播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水稻有哪些常见的病症,病害特征和防治方法分别是什么?

水稻整个生育期分两大害,即病害和虫害,水稻常见病害大致分为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曲病五种,现就常见的一些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技术做个介绍吧。

一、稻瘟病1.稻瘟病症状

稻瘟病整个生育期里都可产生,为害幼苗,叶子,节、穗。关键产生为害的是穗瘟,产生于穗颈、穗轴,腋芽和谷粒上,病斑前期褐黑色,慢慢向上下拓展,形成水迹状病斑,后变深褐色,病斑长可达3-4cm。

2.防治方法

严格进行种子处理;培育抗病性、耐肥、增产优良品种,收种后处理工艺得病麦草;加强栽培技术,合理密植,施用磷钾肥;在水稻破苞期1亩用75%三环唑30克兑水60KG喷雾。

二、白叶枯病1.白叶枯病症状

白叶枯病关键为害叶子,从叶尖或叶边逐渐病发,初显深色条状短斑,可顺叶柄伸至叶鞘,形成淡**或灰白长花纹状病斑,在湿冷的气温下,病斑上有淡**露珠状的菌脓,干透呈蜜淡**鱼籽状。

2.防治方法

推行检验检疫,无病房不从病区引入稻种;培养壮秧,种子消毒,麦草处理;加强栽培技术,有效上肥、注水,适度晒田,可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缓解为害;在抽穗旺期,孕穗期1亩用20%叶枯宁150克或20%叶青双150克兑水60KG喷雾。

三、细菌性条斑病1.细菌性条斑病症状

关键为害叶子,病斑初展现深绿色,水迹状小一点,之后沿叶柄拓展成深褐色细短条形斑,表层吸附很多蜜淡**球形菌脓,叶上的条斑能相互之间痊愈成块状条斑枯萎。

2.防治方法

严格进行种子处理;收种后处理工艺好得病麦草;加强栽培技术,合理密植,有效上肥,注水,可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缓解为害;药物防治,在抽穗旺期,孕穗期,1亩用20%叶枯宁150克,或20%叶青双150克兑水60KG喷雾。

四、纹枯病1.纹枯病症状

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产生,前期在近河面的叶柄上出现水迹状,深绿色,边沿不清楚的小色斑,之后慢慢扩展成椭圆型成云纹状,中间浅绿色至黑褐色。

2.防治方法

捕捞菌核,水稻田翻犁耙好注水后,大部分菌核浮在河面,掺杂在河面“浪渣”内随风轻轻吹到田角和田里,可以用簸萁等专用工具捕捞“浪渣”,弄出田外掩埋或晾干后损坏,可以降低菌源,延迟时间和缓解病发;加强种植管理方法,上肥方法应采用施足底肥,早施施肥,推动早发,防止中后期旺长;在抽穗旺期,1亩用5%井冈霉素100克兑水60KG或用50%三唑酮100克兑水60KG喷雾。

五、稻曲病1.稻曲病症状

稻曲病仅产生在水稻穗部,为害单独谷粒,少则1-2粒,多至十余粒,被害谷粒在里外颖处先开裂,外露淡**小块物,慢慢彭大包裹里外颖两边呈胞子球,逐渐不大,慢慢彭大,稍平扁,光洁,外遮盖一层塑料薄膜,伴随着胞子球彭大而裂开。

2.防治方法

稻曲病的防止方法如下:1亩用井冈霉素100克兑水60KG在水稻破苞期(即出穗5%)进行防治,水稻扬开花期严禁喷药。

六、水稻常见虫害大致分为飞虱、螟虫、粘虫1.稻飞虱

稻飞虱症状:为害水稻,使叶子叶片变为金黄后枯萎,若虫和幼虫都集群在稻株下边摄食为害,用刺吸式刺吸式刺入稻株机构,吸入液汁,虫量大时造成稻株下边发黑,倒苗,造成严重限产或失收。防治方法对飞虱栖居、摄食的沟埂草也必须喷药,药物挑选下列任意一种。(1)25%扑虱灵,亩用30克兑水60KG大晴天喷雾。(2)稻虱净,亩用30克兑水60KG大晴天喷雾。

2.螟虫

螟虫症状:以幼虫摄食水稻的机构。在幼苗和分蘖期,从稻茎尖部蛀入,导致枯心苗,在打苞前期入侵,导致枯孕穗期,在孕穗后期和出穗前期入侵,咬掉穗颈,导致白穗。防治方法:(1)定防治目标田,在卵块卵化始旺期逐渐调研青枯心。(2)定防治适期,查卵块卵化进展。(3)药物,亩用90%杀虫单100克兑水60KG喷雾。

3.粘虫

粘虫症状: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特性的“暴发性”害虫。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甘蔗,也为害禾本科牧草,野生狗尾草、稗草。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甚至咬断穗颈,造成颗粒无收。防治方法,选用2.5%功夫乳油亩用3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如果喷药后4小时遇雨,应补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4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