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了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5:53:39
字号: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了吗?

网络配图

“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8日,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举行的“耐盐碱水稻材料评测会”上,“海水稻”实地测产结果一经宣布,现场人群沸腾了——这个亩产意味着我国在“海水稻”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网络配图

据测算,我国盐碱地总数约15亿亩,其中有约3亿亩具有改造潜力。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

袁隆平的水稻如此出名,到底是厉害在哪一点?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1

  一、海水稻是什么?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还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二、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在2017年9月成功的。海水稻立项的初期阶段在1980年,经过袁隆平精细筛查,找到了有利于我国地理气候种植的抗盐水稻,第一代海水稻的收割工作在试种海水稻的山东即墨金口基地完成。

  三、海水稻种植方法是什么?

  1、筛选良种

 选取抗涝、抗盐碱、分蘖力强,偏大穗的海水稻品种,稻种再经过去杂去劣,子粒饱满,粒形整齐的种子 。

  2、播种

 播种前,先把种子置于自来水中浸泡2~3天,当80%的种子芽长3毫米,根长5毫米后,即可将萌发的种子播种到预先整理好的土地中,播种小苗时尽量避免在阳光猛烈的时间,可在阴雨天播种,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萌芽的种子被灼烧而衰弱或死亡。秧龄为30~35天,单株分蘖2~3个,叶龄6.0~6.5叶。机插秧秧苗要茎基粗扁,叶片青挺,根多色白,秧龄一般为15~20天,株高15~18cm,叶龄3.5~4叶。

  3、插秧

 海水稻原产于湛江,湛江属于低纬度、高感光性的'地区,因此,海水稻为温性品种,应在适当的环境中种植,否则抽穗迟。种植水稻时,应在适当的温度及季节下种植,一般选取在阴雨天下移栽。海水稻的植株生长较为茂盛,在盐碱地上尽量做到浅插,插直,插匀,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为25cm×25cm,每穴1~2根秧苗。当发现缺苗的地方应立即补上,避免浪费土地。另外,鉴于沿海滩涂围垦区含盐量高,水稻生长相对较慢,必须坚持密植。栽插密度为20cm×13.3cm,每穴3~4根秧苗。

  4、合理灌溉

 海水稻也是喜水性的粮食植物。在滩涂地可以不进行灌溉,海水会定期代替。但是在盐碱地或者普通的土地中,合理对海水稻进行灌溉时候必须的。要本着“多排少补”的原则进行排灌,这就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既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也能做到灌、排自如,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

  5、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菌核并霜霉并病毒并蚜虫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严禁施用髙毒高残留农药。

 海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在我国北方重点盐碱地区,包括新疆喀什中重度盐碱地区、内蒙及东北盐碱冻土区、沿黄盐碱地区都适合种植。

海水稻种植成功是在什么时候2

 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

 1986年,广东海洋大学研究员陈日胜在湛江海边发现了第一株野生海水稻,申请了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专利,定名为“海稻86”,这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继杂交稻之后水稻行业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突破。

 2016年,袁隆平院士团队与陈日胜合作,次年10月测产,海水稻开始广为人知。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

 2020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全国的海水稻示范种植面积由原来2万亩扩大到10万亩;9月下旬起,10万亩海水稻陆续完成测产;其中,新疆喀什、宁夏石嘴山、黑龙江铁力和山东东营、潍坊、青岛等地测评亩产均超千斤 。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2021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袁隆平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可以被称为国士无双的人,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喂饱了全球将近十亿人口。他的超级稻亩产可以说是让无数的人吃上了饱饭。

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展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把水稻杂交从理想变为现实,1972年培育出来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南优1号。短短一年时间,他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可以说在世界杂交水稻史上算是一个奇迹。

袁隆平与他的团队在1975年一起攻克了杂交水稻制种的技术难关,我国从此成为第一个能够利用杂交水稻优势生产杂交水稻的国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袁隆平一生治力于水稻杂交研究,由他创立的杂交水稻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我们国内外公认的杂交水稻育种指导思想。

不仅如此,袁隆平有一颗造福世界人民的爱心,1980年杂交水稻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转让给美国农业的专业技术,当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田间地头,在他的努力下杂交水稻从亩产600公斤到1200多公斤的转变,除了正常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研究的海水稻在2018年,首次突破546公斤,远远超出了目标规划300公斤。

袁隆平研究出了长在盐碱地中的海水稻,目前全世界仅有9.5亿的盐碱地,我国就有三点多亿。而海水稻的研发就是一项世界级的超级工程,这次海水稻的研发成功,意味着全球只有中国完成了让盐碱地变成良田的壮举,而且飘出稻花香,可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展望未来,我国将有2.8亿亩盐碱地能种海水稻,到那个时候我国将可以多养活2亿人。

袁隆平用自己的的一生投入到了田间地头,可以说是真在的大爱无疆。原本可以功成名就的老先生至今还如同一个平凡的老农一样在一线工作。不可谓不伟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40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