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C点的光照强度比B点的强,所以光反应过程中ATP合成速率比B点大.CD段表示光照强度增强,但光合速率几乎不再增大,此时外界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和CO2浓度等.由于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就是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所以D点时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是20μmol?m2?s-1.
(2)由于水稻新品种具有茎秆矮小、分蘖密集的特点,从而能增加密植程度,增大植物的光合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实验步骤:①将生长状况良好且长势一致的水稻幼苗均分为2组,编号为A、B.②将A组水稻幼苗置于装置中遮光20min后,标明液滴停留位置为P.③将B组水稻幼苗置于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装置中20?min后,标明液滴停留位置为Q.④分析比较P与Q的位置关系.
结果分析:
I.若Q在P的左侧,则光呼吸消耗O2量高于光合作用产生O2量;Ⅱ.若Q与P重合,则光呼吸消耗O2量与光合作用生成O2量相等;Ⅲ.若Q在P的右侧,则光呼吸消耗O2量低于光合作用生成O2量.
故答案为:
(1)小? 温度、CO2浓度? 20
(2)光合面积(或光能利用率)
(3)实验步骤:
③将B组水稻幼苗置于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1装置中20?min后
④分析比较P与Q的位置关系
结果分析:
Ⅱ.若Q与P重合,则光呼吸消耗O2量与光合作用生成O2量相等
Ⅲ.若Q在P的右侧,则光呼吸消耗O2量低于光合作用生成O2量
下图是水稻花粉母细胞
小题1:B? 小题2:A |
试题分析: 小题1:亚洲山地、高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并不多;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亚洲山地、高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并不多;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属于自给农业,故便利的交通运输不属于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小题2:培育良种可有效提高作物单产;B、C、D三地均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故完善灌溉条件也可以提高水稻单产,A正确。 |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故选:B.